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本章练习
1.《初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833 B.1944 C.1870 D.1988
2.18世纪后期在德国出现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将教学寓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的学校是( )
A.劳动学校 B.泛爱学校 C.实科学校 D.文科学校
3.19世纪30年代,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主要内容之一是兴办( )
A.公立小学 B.公立中学 C.公立职业学校 D.州立大学
4.反对英国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家是( )
A.洛克 B.培根 C.斯宾塞 D.赫胥黎
5.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
A.帝国大学 B.教育部 C.大学区 D.索邦大学
6.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
A.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B.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 C.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D.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1.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 )
A.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B.人人享有接受教育机会和权利 C.教育内容的世俗化 D.教育实施的终身化
2.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帝国大学的实质( )
A.帝国建立的大学 B.帝国最高的教育领导机构 C.帝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 D.帝国统辖的大学
3.英国政府对教育干预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
A.拨款 B.设立教育主管机构 C.颁布法令 D.设立枢密院委员会
4.赫胥黎认为科学教育包含的内容有( )
A.自然科学知识 B.道德理论等基础知识 C.历史教育 D.生物、化学知识
5.第斯多惠认为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有( )
A.天性 B.激发 C.自由 D.教育
6.美国19世纪构成中等教育两大支撑性力量是( )
A.文实中学 B.公立中学 C.农工学院 D.乡学
7.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先后创办了( )
A.庆应大学 B.早稻田大学 C.明治大学 D.帝国大学
1.导生制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拔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出任导生,教师先对这些导生进行教学,在他们掌握有关知识的前提下,让这些导生再去教其他的学生。( )
2.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这也标志着初等教育开始被纳入英国国家教育制度之内。( )
3.由于启蒙运动最早产生于法国,使法国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其中包括卢梭、伏尔泰、爱尔维修和狄德罗等光耀思想发展史的著名的思想家。( )
4.康德反对进行宗教教育,他认为宗教教育应放在道德教育之前进行。( )
5.泛爱学校采用教育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直观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谈和心算中学习。( )
6公立教育是指由公共税收维持、公共教育机构管理、所有公民都能享受的免费教育。( )
1.简述英国《初等教育法》的内容。
2.拿破仑统治时期,对法国教育管理体制进行规定的内容。
3.简述《莫里尔法案》的内容。
1.请阐述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