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视频课堂>>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创建



 总结反思

本知识点主要介绍了儒墨道法的教育思想,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孔子呢?

从现在向古代追溯, 中国人对孔子的评价大致经历过六个时期。

董仲舒之前, 是平等差胜期。所谓平等, 即儒学尚未独尊, 孔子与其他九流十家代表人物基本处于平等地位。所谓差胜, 意思是略胜一筹。从董仲舒到“五四”之前, 是绝对尊崇期。“五四”是绝对批判期。“文革”及前十七年, 是暧昧、犹疑和摆荡期。所谓暧昧, 是态度不明朗; 所谓犹疑, 是不知道怎么做好; 所谓摆荡,是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批林批孔”是绝对否定期, 孔子被戴上“复辟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2007年以来, 孔子名声又扶摇而上升, 正在走向新一轮迷信。

如上所述, 历史上对孔子的评价是多样的而不是一种。当下,我们更要根据时代的特点,辩证的、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孔子的思想,不能片面的、单一的加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