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诗作,都在青年中广为流传。已出版的作品有长诗《土地》(1990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海子的诗》(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海子诗全编》(1997年,上海三联出版社)等。海子是一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她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其三种基本的表现方式,但散漫的书写并没有影响他语言的特殊的节奏和字句的锻炼。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使他的一些诗作带有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这种消极因素也影响了他的生命态度。
通过以上介绍同学们已经对绿原有了简单了解,接下来让我们具体学习当时诗歌《麦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