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八章>>视频课堂>>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竞争性地位的分析与竞争战略



案例内容是:嘉陵会被打败吗?

一向被誉为“中国摩托工业排头兵”的嘉陵集团,1996年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其产量虽然从110万辆增加到113万辆,产值也比上年有不足3%的增幅,但企业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却比上年有所下降,这是在其十多年“排行第一”的辉煌历史中从来没有过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用嘉陵总裁的话说就是“买方市场,企业太多,产品太多,供大于求。”1996年,全国纳入各部门统计报表的摩托车企业是115家,没有纳入统计的至少300多家。1996年全国摩托车产量是900万辆,而当年市场销量是800万辆。这就是1996年嘉陵集团面临的市场环境。

面对迅猛而来的买方市场,面对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嘉陵曾经痛苦、抱怨,但更多的是冷静分析自己所处的竞争环境,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努力靠自己的实力打败竞争对手。

嘉陵的竞争对策是:

1.加强新品开发-—主导产品从坐式、跨式两种,发展到踏板式和太子式等四种。

2.加强市场开发-—除了增设网点,充实销售队伍外,产品进一步向国外拓展,扩大国际市场。

3.加强成本核算-—企业内部实行市场化管理,工序之间实行成本核算,将产品成本降到最低。

4.加强内部管理-—职工一律实行招聘,能进能出;干部升迁与实绩挂钩,能上能下。层层明确责任,切实加强管理。

除了上述对策,嘉陵还有着多年打下的坚实基础。目前,嘉陵仍保留着市场占有率等几项“全国第一”。不久前,一座投资5亿元的全国最大、最先进的摩托车发动机车间已经投产,至此,嘉陵已经形成年产200万辆摩托的生产能力,而每年5 000万元的新品开发投入,更给嘉陵增添了充足的后劲。嘉陵会被打败吗?嘉陵总裁自信地说“不,当然不!” 

教师解析

正如上述案例所讲的那样,嘉陵会被打败吗?答案是否定的。面对市场供过于求的环境现状,嘉陵积极采取了应对措施,将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了研发中。最终,嘉陵不仅保住了“全国第一”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在生产能力和科研力量方面都具有领先地位。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已经了解了企业竞争战略的相关内容,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学习一下其具体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