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实践活动


实践主题

分析如何更好的执行公共政策

实践目标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政策,并分析说明如何更好的实现这项政策。

实践任务

1.搜集相关的公共政策

2.分析这项政策的执行效果

实践要求

1.书写2000字的访谈报告

分析样例

精准扶贫政策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通过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优化配置扶贫资源,制订落实精准措施,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覆盖、普遍受益。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驻村,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联户,做到精准帮扶工作全覆盖。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村因户制宜,实行滴灌式、差别式精准帮扶,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3.坚持分级负责、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担当起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抓好落实,实行严格的“限期脱贫”责任制。 4.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精准帮扶为重点,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贫困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三、政策的执行案例

贵州省 “互联网+”开辟精准扶贫新道路

“以前,地里一种下玉米,我就开始犯愁。现在,有了农村电商,不愁销路,还能卖个好价钱。”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中洞村村民蔡老国说,通过村里的电商服务站,他去年种的1600多斤玉米以每斤1.2元的价格,不到两天便销售一空。

据大有镇中洞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蔡登宇介绍,他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当地贫困户的菜籽油、竹笋、枞树菌、优质米等土特产,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再以优惠的价格从网上采购群众所需的生活用品,既让土货卖出了好价格,又节省了生活开支。

为助推精准扶贫,岑巩县在加快建设农村公路的同时,积极推进电商产业园和乡村服务站点建设。据统计,目前已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50个,覆盖1.5万贫困人口,帮助农户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农特产品超过1000万元。

岑巩县的做法是贵州借助互联网渠道推动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起,贵州省安排1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10个贫困县区发展电商。

教师解析

一、政策执行的含义:所谓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二、政策执行的特征:

(1)对象的适用性

(2)执行的灵活性

(3)阶段的有序性

(4)过程的动态性

(5)执行的协调性

(6)执行的时限性

三、为什么要研究精准扶贫政策: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落下。在这个过程中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国家的脱贫政策也是不断细化,从最初的单纯强调脱贫问题,到现在的精准脱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等一系列更加具体细致的内容。

这体现了政策执行过程中要体现民意,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调整政策,让政策的执行过程更加顺畅。其中举出的贵州省探索精准扶贫的例子,体现出在政策执行中执行的灵活性特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通过实践活动对于学习到的有关政策执行的相关问题再一次进行回顾,找到自己的薄弱点,然后再进行深入的巩固学习。



进入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