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育,“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和能动作用?

 

意识经验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源自认知加工过程(Hirst,1995)。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意识的另一特性是它的能动性。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总而言之,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然而意识的这一特性不能过分强调。尽管人们有时会出现幻觉,但在大多数条件下,外部世界仍限制着意识经验的内容范围。

 

睡眠分为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

 

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第一阶段大约持续10分钟,然后进入睡眠的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被称为“睡眠锭”(sleep spindle)的脑电波。“睡眠锭”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被。在这一阶段,个体很难被唤醒。第二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然后转入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波。第三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当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为△波时,表明已进入了睡眠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深度睡眠,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也大多发生在这一阶段。第三、四阶段的睡眠通常被称为“慢波睡眠”
     可简单介绍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认知等对梦的解释。

 

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后好像是睡着了,但其实并不是睡眠,催眠时的脑电纪录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是一样的。在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师的指示或指引下进行的,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可从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来解释催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