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课程学习/第十章 吕氏春秋 史记/知识点/知识点一 《吕氏春秋》

知识点导入

中国十大王朝之大秦王朝 《吕氏春秋》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阳翟大贾”,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国十三年,曾有门客三千人。但最终却“饮鸩而死”。这个人就是曾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的吕不韦。

知识讲解:

一、《吕氏春秋》其书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原书分十二纪(六十篇),六论(三十六篇),八览(六十四篇),加上序意,应该有一百六十一篇,但现在八览里缺了一篇,所以全书现存一百六十篇。因为书中有八览,后人也叫这部书为《吕览》。

这部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很多地方甚至相互矛盾。在文字上也有杂凑的痕迹。大致说来,它的思想是以儒家、道家为主,兼采墨、法、名、农各派的学说。所以从东汉的班固起,都把《吕氏春秋》列为杂家的著作。它既有各家的精华,也有各家的糟粕。由于它想调和各家的观点使之成为《吕氏春秋》的新的思想体系,所以有不少主张都不及原来各家的说法彻底。

《吕氏春秋》还没有较好的注本。东汉高诱的注,今天看来简单了一些。清代人作了不少校勘工作,基本上补正了原文的脱漏和错误。现在通行的是清代毕沅的校刻本。比较完善的要算近人许维遹的《吕氏春秋集释》。

《史记·吕不韦列传》

二、《吕氏春秋》选读——《察传》

察传[1]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3],玃似母猴[4],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5]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6]。齐桓公闻管子於鲍叔[7],楚庄闻孙叔敖於沈尹筮[8],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於太宰嚭[9],智伯闻赵襄子於张武[10],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1],其於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於孔子曰:“乐正夔一足[2],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於天下,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3],舜以为乐正。夔於是正六律[4],和五声[5],以通八风[6],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7],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8],得失之节也[9]。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10]。夔能和之,以平天下[11],若夔者一而足矣[1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13],常一人居外[14]。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於宋君[15]。宋君令人问之於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16],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17]:“晋师三豕涉河[18]。”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19]。”至於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1],是非之经[2],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