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荀子的人性观是 ( )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无善无恶论
D.有善有恶论 2、韩非子提倡法治,他提出相辅相成的三者中,不包括( )
A.法 B.术 C.势
D.权 3、“学不可以已”中“已”的词义是( )
A.自我 B. C. D. B.已经 C.停止
D.过度 4、“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中“委”的意思是( )
A.交付 B.委托 C.萎缩
D.组织 5、“木之中绳,而輮以为轮” 中“輮”的用法是( )
A.同“煣” B.通“煣” C.后来写作“煣”
D.“煣” 6、“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中“苦”的意思是( )
A.艰苦 B. C. D. B.粗劣 C.辛苦
D.苦涩 7、“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中“美”的意思是( )
A.装饰 B.以……为美 C.使……美
D.美丽 8、“蘭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中“渐”的文中义是( )
A.逐渐 B. C. D. B.湿润 C.渐进
D.浸泡 9、“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中“轨”的文中义是( )
A.轨道 B. C. D. B.道路 C.法度
D.遵循 10、“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中“质”的意义是( )
A.质量 B. B.箭靶 C. 对象 D.人质 11、“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中“称”的意义是( )
A.称许 B.称作 C.量 D.行 12、“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中“效”的意义是( )
A.献上 B.有效率 C.得到 D.有成效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省”的词义是( )
A.检查 B.节约 C.省略 D.采纳 14、“靖共尔位,好是正直”中“共”与“供”的关系是( )
A.异体字 B.通假字 C.古今字 D.繁简字 15、“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中“渐”的意思是( )
A.浸泡 B.逐渐 C.损害 D.成就 16、对“草木畴生,禽兽群焉”中“畴”字,说法正确的是( )
A.踌躇 B.通“俦”,同类 C.从田寿声,田地 D.通“筹”,筹划 17、“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中“报”的文中义是( )
A.判决 B.报答 C.举报 D.审问 18、“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中“功”的意思是( )
A.农耕之事 B.功夫 C.战功 D.功臣 19、关于“言战者多,被甲者少矣”,阐述不正确的是( )
A.被,通“披” B.“被甲”指参加战斗 C. “言战”指谈论战略 D.“者”是助词。 20、对“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说法错误的是( )
A.“离”通“罹”,触犯的意思. B. B.“取”指“被举用” C.“文学”指文学艺术 D.“罪”当理解为意念上的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