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古书的注解/知识点/知识点二 注解的术语

知识点导入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但如果我们不了解古人注释的基本术语,很多地方很难准确地理解他们想表达的确切含义,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古书的注解所使用的术语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选择一些主要的说明如下:

知识讲解:

(一)古注的别称

注的本义是灌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像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分为传、笺、注、章句、疏、正义、音义等。

1.传

其义为“传述”、“传通”,由于最早用于对经书的注释,所以一般就把对经义进行说解的文字叫“传”。“传”的基本体式有两种:一种是对“经”的词义进行说解,如《毛诗故训传》;另一种是对经文大义进行扩展解释,如《春秋》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以及《诗经》毛传、《尚书》孔安国传等等。

2.笺

其义为:使注释的意思更明确,即补充注释的意思。《说文》:“笺,表识书也。”东汉人郑玄最早使用“笺”字给《诗经》作注,他在《六艺论》中说:“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由此可见,这里所谓的“笺”,是对毛传的补充和订正。十三经注疏本《诗经•周南•关雎》训诂传“郑氏笺”下疏:“郑于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余经无所遵奉,故谓之注。”

3.注

流注,著明之义,用在注释古书时,是指使文意如水流注,畅通明晓。《说文》:“注,灌也。”段注:“引申为传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注。”孔颖达认为,“传”、“注”异名而同义。

4.章句

是离章辨句,分析章节句读的意思。章句也是汉人盛行起来的注释术语,是在训诂名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注释方式。沈钦韩《汉书疏证》说:“章句者,经师指扩其文,敷畅其义,以相教授。”也就是说,章句在解释经文字词意义的同时,还要串讲全句或全章大意,有的还在每章下加“章旨”,类似今天的段落大意。

5.疏

《说文》:“疏,通也。”其作为注的一种形式,兴起于六朝,当时人称为“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如皇侃《论语义疏》。六朝人非常重视讲经,既要理解经文,又要弄懂注文,所以叫“义疏”。唐人多称“义疏”为“疏”,如《周礼》就由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因为“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在唐代又称“正义”,即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如孔颖达等人的《五经正义》。不过,称为“正义”的也不一定都是“疏”,如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是“注”却不是“疏”。

6.音义

将注音与释义结合起来的著作,就是音义。如唐陆德明的《周易音义》、《毛诗音义》等即是。他把自己的十四部音义著作合起来称为《经典释文》。“释文”是“音义”的别名。

(二)训诂的术语

1.曰、为、谓之

使用这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曰”、“谓”、“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熟为馑。”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2.谓

“谓”与“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则都是放在“谓”的前面,是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殊。例如: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孔安国注:“政谓法教。”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3.貌

“貌”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例如:

《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

4.犹

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例如: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厓也。”

5.之言、之为言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注释词与被注释词是音义相通的.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关系。如: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人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6.读为、读曰

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主要是用来注明通假的借贷关系的。例如:

《诗经•魏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

《礼记•曲礼》:“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郑玄注:“绥读曰妥。”

7.读若、读如

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说文解字》:“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注音)

《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8.如字

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来读。例如:

《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9.一字异读

古书上常常有一字异读的情况,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了词义或词性的不同。例如:

音乐的“乐”和快乐的“乐”,解说的“说”、游说的“说”和喜说的“说(悦)”等。

(三)校勘学术语

1.衍文

简称“衍”,也叫“衍字”。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来文字的现象。例如:

《礼记•檀弓》:“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卷五中说:“‘夫’字衍文也,‘二人’两字合为‘夫’。”

2.脱文

简称“脱”(有时做“敚”或“夺”),也叫“脱字”。是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例如:

《诗经•卫风•硕人》孔颖达疏:“猗嗟云:‘颀而长兮。’孔世家云:‘颀然而长。’故为长貌。”阮元《校勘记》:“‘孔’下脱‘子’字。”

3.白文

就是指不附带注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