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古书的注解/知识点/知识点一 注解的体例

知识点导入

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持的《十三经注疏》整理与研究工程已经启动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因为对《易》、《诗》、《书》、“三礼”、“三传”等十三部儒家经典进行注解的《十三经注疏》是文史工作者的必备文献。

从古到今,古书的注解一直是阅读古代文献、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桥梁.但古注一般都比较难懂,这一方面是因为注解家人数繁多,各有侧重,看法不一,难于取舍.另一方面是因为注文比较简略,注解的体例和术语对一般读者来说比较生疏. 所以,要读懂古注,我们首先要对它们的体例有大致的了解.本章我们将主要介绍一下古注的基本知识. 首先介绍一下古书注解的体例.

知识讲解:

1.单注本

单注本是与原书别行的注本,包括单疏本。

对古书的注释首先是从训释经书开始的。起初,可能由于训释者学有师承,众家并出,不敢自专;各种注本,与经别行,自成一书。约从东汉开始,为了阅读方便,方有经注合一的经注本。现在常见的单注本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内收有《周易音义》、《古文尚书音义》、《毛诗音义》、《周礼音义》、《仪礼音义》、《礼记音义》、《春秋左氏音义》、《春秋公羊音义》、《春秋谷梁音义》、《孝经音义》、《论语音义》、《老子音义》、《庄子音义》、《尔雅音义等》,都与原书别行。

2.经注本

经注本是就经为注,经注合一,注文紧置于所要注释的文字之下。

汉魏时的经注本往往是集注本,集注本的体例有二:一是集诸家之注与本人的为一体,如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一是集诸家之注时,于注文之首标明集自何人,如何晏的《论语集解》。

3.注疏本

注疏本是经、注、疏合刻的一种注本。这种注本大约始于南北宋之间。从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来看,是用字体大小、字行排列和各种符号把经、注、疏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