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 同义词/知识点/知识点一 同义词的开成

知识点导入

道听途说

成语“道听途说”表示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其中“道”和“途”都表示“在道路上”的意思,两个词在“道路”这个词义上是同义词。“东奔西走”中的“奔、走”,“瞻前顾后”中“瞻、顾”,“熟视无睹”中的“视、睹”也是同义词,那么大家知道同义词是怎样形成的吗?

知识讲解:

同义词,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古汉语中的同义词很多,而字典和古书的注解又往往据其彼此展转相训,因此,掌握了一批常见的同义词,对于阅读古书,是非常重要的。

同义词的产生,是语言积累和发展的结果究其形成的途径,主要有:

一、由方言的不同而形成的同义词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人民语言异声,自古而然。古汉语的同义词中,有一些是方言词汇进入全民语言而形成的。如黔首原是秦方言,到战国末期始进入全民语言,同“黎民”、“百姓”构成同义词。由方言而形成的同义词,各个时代都有,他们在各个区域方言里不断产生,并且不断为通语(全民语言)所吸取。在杨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中和一些古文里都保留了一些方言材料他们所谓的“某地语”、“某地之间语”就是说方言。如:

《说文解字》:“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书,秦谓之笔。”汉以前,笔成通语。

《方言》卷九:“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或谓之航。”

《说文解字》:“逆,迎也,从辵屰声。关东曰逆,关西曰迎。”

《方言》卷一:“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方言》:“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鍭,关西曰箭。”

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使词语表达越来越细,在不同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造出意义相近的词,这些词累积的结果使构成了同义词。

二、因造字时侧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同义词

有些同义词是造字时就注意到了其记录的词所表示的概念的细微差异。如:

见、视、瞻、顾、观、察、看、望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视与见是同义词,但视表看的动作,见表看的结果“看见”。

《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瞻:向前看;顾:向后看;

《易·系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观:有目的地看;察:仔细看。

《触龙说赵太后》:“故愿望见太后。”望,向远处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梁东新为邺令,其妹往看之。”看:看望、访问、探望。

三、由词义的时代性而形成的同义词

汉语中的词汇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词义的变化更为显著。在发展变化中,有的由同义词变成了非同义词,有的则由非同义词变成同义词。如:

屦、履:战国时代前,鞋用“屦”,《秦晋鞍之战》:“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履是动词“踩”。《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国以后,“履”有了鞋的意思。《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

四、由词义在引申过程中相互交搭而形成的同义词

这一类同义词在词汇里原来是不同义的,它们各自有它自己的本义,彼此原是以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分别统一着不同的词。只是由于这些词在它们的引申义之间,有某一点是彼此相同或相通的。因而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语言条件下,发生了同义代替作用,表达同一内容。这种同义词的成立,就建筑在彼此交叉重叠的那一点上。没有一点交搭关系的不可能成为这种同义词,没有必要的社会条件和语言条件,这一点相同或相通的部分也无所凭借。无从交搭,不能成为同义词,在具体的语句里,它们虽然已经交搭而且同义代替,但是一旦错过这个具体情况,它们又各自恢复自己的本来本意,成为非同义词。例如:

召、招

召和招,在“招致,引起”这一意义上是相同的,如《荀子·劝学》:“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

但两词在本义上有区别,区别在于“召”是“以言召人”,有时特指上召下;“招”则是“以手招人”,《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主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这里范增以言召唤项庄,并面授机宜,因此用“召”。同篇中又有“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一句,这是刘邦见势不妙,乘机逃席,因此这里的“招”是刘邦向樊哙招手失意,让樊哙与他一同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