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傅亚庶教授,男,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训诂学会会员,中国辞书学会会员.主要科研方向:汉语训诂,古代汉语词汇学,中国古代诸子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上古专题文化研究 【学习工作简历】 1978年至1982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读书 1983年至1986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1970年至1972年在吉林省前郭县下乡(知青) 1973年至197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干部) 1986年至198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 1989年至1996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1997年至1999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2000年至今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2001年至今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 本科:古代汉语,汉语词义学,训诂学,中国上古祭祀文化 研究生:训诂学专题,古代汉语词汇学专题,中国古代诸子文献研究,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学,学术文献导读,楚辞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 一、“殷周时代祭祀文化研究”,原国家教委“八五”社科规划项目,时间:1993年—1995年,经费:0.4万元,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二、“中国古代诸子文献研究”,原国家教委“九五”社科规划项目,96JAP75,时间:1996年—2000年,经费:0.9万元,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三、古代汉语校内项目0.4万2003.4.2 四、“古代汉语教材”,东北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时间:2004年—2007年,经费1.8万元,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五、“古代汉语网络教材”,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材项目,时间:2004年—2005年,经费3.8万元,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六、“古代汉语精品课”,东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时间:2005年—2007年,经费2.5万元,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七、“中国上古文化与先秦文学原始基因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5年一般项目,时间:2005年—2008年,经费0.8万元,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八、“松花江流域少数民族神话和历史传说集要”,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2006年重点项目,时间:2006年—2010年,资助经费6.0万元,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九、“《孔丛子》校释”,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2010年度直接资助项目,编号1035,时间:2010年—2013年,资助经费3.0万元,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十、“《孔丛子》研究”,教育部2012年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2YJA751012,时间:2012年—2015年,资助经费9.0万元,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目录: 《论“小尔雅”与“孔丛子”的关系》,合撰(2),东北师大《古代文明》CSSCI(B)级,2011年3期。 《郭璞注书和辞赋中的美与道》,合撰(2),《求索》CSSCI(B)级,2011年3期 《孙诒让管子研究之特色与影响》,合撰(2),《管子学刊》CSSCI(B)级,2011年2期 《中古文学形式的审美观》,合撰(2),《文艺评论》CSSCI(B)级,2011年8期 《先秦诸子形成论略》,合撰(2),《求索》《CSSCI(B)级,2010年3期 《中国古代的人体牺牲》,《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5期 《“左传”辞令中引“诗”体现出的符号学思想》,合撰(2),《社会科学战线》CSSCI(A)级,2010年2期。 《刘向“列女传”著作体例考》,合撰(2),《社会科学辑刊》CSSCI(B)级,2009年6期 《“左转”辞令中惩恶扬善的价值取向的来源及影响》,合撰(2),《东北师大学报》CSSCI(A)级,2009年3期。 《试析“世说新语”刘注对所引文献的处理》,合撰(2),东北师大《古代文明》CSSCI(B)级,2009年1期。 林琳《刘子译注》序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艾春明《文化的体格与精气神》序言,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年6月。 《古代汉语词义的结合范围》,《山西大学学报》CSSCI(B)级,2007年1期。 《读“先秦哲学思想与文艺美学观念”》,《文艺报》2006年7月1日。 《古代汉语学科综述》,《语言文学论集》2005.9.1P:501合撰。 《再说商先起源于幽燕》,《社会科学辑刊》CSSCI(B)级,2005.6.1NO:3P:103合撰(2)。 《释“尞”》,《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 《古代汉语教学法微》,《中国教育改革》2004.7.1NO:4P:89独撰 《古代汉语教学发微》,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 《论古文字工具书的部首编排方式》,《中国文字研究》第三辑,2002年。 《论左传的委婉语》,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期。 《庄公寤生解》,《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2001年。 《刘子作者辨证》,中华书局,1998年。 《释登轼而望之》,东疆学刊,1994年。 《孔丛子伪书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 《古代的庙制与祭祀》,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 《孔丛子校正》,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1992年。 《关于刘子校释中的几个问题》,《语言文学集》,1991年。 《关于比喻引申与条件引申》,东疆学刊,1990年。 《刘子的思想及史料价值》,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1989年。 《读淮南子札记》,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 《关于刘子集释中的几个问题》,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1988年。 ·学术著作目录: 一、《春秋公羊传释读》20万字,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 二、《通玄真经(文子)释读》20万字,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 三、《三曹诗文全集译注》85万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四、《新编诸子集成--刘子校释》38.9万字,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2006年4月第二次印刷,2010年3月第三次印刷。 五、《中国上古祭祀文化》34.5万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六、《中国上古祭祀文化》38万字,(第二版),教育部推荐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78万字,主编(1),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八、《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学历教育系列教材),主编(1),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九、《古代汉语》,60万字,主编(1),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十、《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孔丛子校释》45万字,中华书局,2011年6月出版。 十一《古代汉语》,46万字,主编(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获奖信息】 一、傅亚庶,《刘子校释》,2001年获第五次吉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00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二、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2000年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三等奖,2000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三、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2004年遴选为教育部评审的2004—2005年度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四、傅亚庶,《古代汉语教学发微》,2004年获《中国教育改革》杂志优秀论文奖。 五、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第二版),2007年9月获第三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07年12月获第七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08年6月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优秀成果奖。 六、傅亚庶,《古汉语词义结合的范围》,2007年12月获吉林省语言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七、傅亚庶,《孔丛子校释》,2012年获东北师大第十届社科优秀著作特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