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2. B 3. A 4. A 5.D 6. D
1.ABC 2. ABC 3. ABC 4. BCD
1.错 2. 对 3. 错
1.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主要观点。
答案: (1)学校教育应以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为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家认为,在人类文化中存在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越时空的要素,这些要素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2)主张教学过程是一个智慧训练的过程
要素主义认为,蕴藏在儿童身上的智力和道德力量的资源不应该被浪费,相反,这些资源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利益所在。
(3)强调学生学习的努力和专心
针对进步主义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由与兴趣,要素主义教育家认为学生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
(4)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居于核心地位
针对进步主义所强调的儿童中心,要素主义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居于核心的地位。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是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对美国教育在二战后的改革产生了重大且深远影响。
2.简述昆西教学法。
答案: “昆西教学法”的主要思想具体包括:(1)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2)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强调学校应成为理想的家庭、完善的社区和雏形的民主政治,在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3)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4)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昆西教学法”对儿童地位的强调和对教育与实践关系的重视都成为日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核心思想所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决裂,从而开创出了日后声势浩大的进步教育运动。
3. 简述进步教育七原则。
答案: (1)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
(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
(3)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一个布置作业的监工;
(4)注重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
(5)对儿童的身体发展给予更大的注意;
(6)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7)进步学校在教育运动中是一个领导者。
4.简述《哈多报告》主要内容。
答案: (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规定儿童在11岁以前接受的小学教育为初等教育;
(2)儿童在11岁后所接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
(3)规定中等教育阶段设立四类学校:一是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二是具有实科性质的选择性现代中学;三是相当于职业中学的非选择性现代中学;四是略高于初等教育水平的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
(4)为使每个儿童进入最适合的学校,规定在11岁时举行选择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决定要进入的学校。
(5)规定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为15岁。
《哈多报告》的价值在于建立起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联系,同时选择以考试作为学校选择的重要途径,很好地解决了初等教育后学生的分流问题。这为英国实现高质量、多层次化的基础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1.论述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内容及影响。
答案: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也是建立在对进步主义批判基础之上的。其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赫钦斯、阿德勒和法国思想家阿兰以及英国的利文斯通等人。永恒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认为人类文化中存在永恒性的东西,因此,教育应充分继承和挖掘这些永恒性的文化,以为当今的人类社会提供借鉴与启示。为此,永恒主义主张学习经典名著,强调通识教育。也正因如此,永恒主义也被一些人批评为具有复古倾向的教育思潮。永恒主义教育思潮主要坚持如下基本观点。
(1)主张教育的性质是永恒不变的
永恒主义从宇宙存在永恒法则出发,认为人性中也存在永恒性的因素。他们认为人性中的理性就是这种永恒性的存在。因此,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人都具有理性,为此,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对理性的光大与张扬。这一理性是不随时间、不随地点而改变的。因此,教育的本质也应是永恒的、不变的。
(2)人类天性中的共同要素应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永恒主义认为既然理性是人性中的永恒要素,那么教育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引出理性,关注人之为人的因素,最终实现人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等。事实上,这种教育思想的实质是主张一种永恒的人性教育。赫钦斯指出,如果教育是被正确理解的话,那么,教育就是理性的培养。理性的培养对一切社会里的一切人都是适用的。这一观点很好地说明了教育的永恒性问题。
(3)古典学科应成为学习课程的核心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要引出永恒的理性要素,就必须借助于永恒的学科。所谓永恒的学科,就是指历代伟大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尤其是经历了许多世纪的经典名著,更是可以被看成是永恒性的学科。这些永恒的学科之所以能成为永恒教育的主要载体,永恒主义教育家们认为,是因为我们可以从这些学科中抽绎出人性的共同要素,这些学科可以使人与人联系起来。为此,永恒主义教育家们主张大学生必须阅读经典名著,以从中汲取那些具有永恒性的东西。在实践中,赫钦斯在芝加哥大学推行道路古典名著计划,他和阿德勒一起开始选编并出版了西方名著。通过这些实践,真正推动永恒主义教育的实施。
(4)强调教师教学的核心地位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儿童的学习应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实现,尤其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可以激发儿童的思维活动和理智训练。特别是在学习经典名著时,更需要教师的指点。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阅读和讨论,才能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名著的内容,并以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为榜样,模仿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达到提高理性能力的目的。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是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基础上对古典和人文的一种回归。但这种思潮对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注不够,导致二者的脱节。这也成为永恒主义教育思潮最大的弊端和不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