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章>>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洛克的教育思想是以其白板论为其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产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而后天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白板说表明洛克是主张经验主义的认识论的。白板说的提出,为教育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从而为教育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尽管洛克提出了白板论的观点,但他这种经验主义的观点是不彻底的。他在主张白板说的同时,还认为光有经验是不够的,他说五官的感觉只能了解物体的部分性质,而内心的自我反省则可使人了解复杂的概念。
关于教育的作用,洛克认为可以从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两方面来考虑。他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之好坏与否,或有用和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而教育的社会意义则在于它关系到国家的幸福与繁荣。在教育对个人和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两者之间,洛克更为注重教育对个人前途、幸福和事业的作用。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上,洛克与时代发展相悖逆,提出家庭教育要优于学校教育的主张。认为学校教育的环境会使学生染上恶习,而只有在家庭教育中,才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上,洛克与时代发展相悖逆,提出家庭教育要优于学校教育的主张。认为学校教育的环境会使学生染上恶习,而只有在家庭教育中,才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在教育目的上,洛克从绅士教育出发,认为教育应培养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有智慧和才干的事业家。这也是洛克的绅士教育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育内容方面,洛克把教育分成体育、德育和智育三大块。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把体育作为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加以阐释。他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身处事和追求事业的基础,只有健康的身体作保证,才谈得上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具体到绅士教育,洛克希望每个绅士的身体必须适应一个事业家在对外开拓活动中可能遇到的艰苦环境。关于体育的具体内容,洛克认为,重点在于身体的保养和运动,强调人忍耐劳苦等意志品质的培养。他认为身体健康的主要标准是要能够忍耐劳苦,而要学会忍耐劳苦则需要从小逐步养成习惯,而不能间断。锻炼是洛克进行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
道德教育方面,洛克认为人的道德观念主要来自教育和生活环境,而不是如宗教所说的那样是天赋的和神的启示。因此,他强调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是比人掌握知识更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上,洛克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由此出发,他认为教育者应当依据理性去约束儿童,不可放纵溺爱。与此相反,洛克主张培养儿童心理上忍受痛苦的能力。这样会使儿童学会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在此基础上,洛克指出,正确处理和克制精神活泼自由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的真正秘诀。在《教育漫话》中,洛克具体论述了诚实、智慧、勇敢和仁爱等美德,但他最为钟情的美德是礼仪的获得和培养。他指出讲究礼仪就是整个外表和举止要优雅有礼,并视社交对象和环境灵活自如地表现自己,从而博得别人的好评与重视。人这样就有利于个人打开社交的视野。这也反映出洛克思想中典型的功利主义的特点。
在智育上,洛克提出了两方面的原则:一是德行重于学问;一是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的知识。这实际上也是英国对外殖民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上,洛克提出,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他认为,让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基础内容即可,而不必过深过细,教学的目的只在于向学生启示一条门径,以为日后学生自己的自学打下方法上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他重视兴趣、直观和循序渐进以及好奇心、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培养等。
工作学校是由洛克首倡并付诸实施的一种新型学校。1697年洛克在《工作学习计划》中,主张将没有工作而领取教区补助金的贫民家庭的4岁以下的孩子组织起来劳动,以便安定社会秩序,减轻教会负担,创造更多的利润。
工作学校虽然名义上是学校,但在该种学校中,并不学习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养成宗教意识的活动和从事纺织品制作等方面的手工业劳动。实际上,工作学校只是一种贫穷儿童收容所、职业分配机关或童工工场。这是一种典型的双轨制的教育。与他在绅士教育中所提出的光辉的思想相比,具有等级性的色彩。这不能不说是洛克思想的重要局限所在。
总体上讲,洛克的思想由于其时代的影响,使其教育思想打上了深深的功利和实用的特点。同时也是由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思想具有等级性和双轨制的特点。不可否认,洛克的思想具有符合时代的合理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