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2. A 3. B 4. A 5.C 6. A 7.D
1.ABCD 2. BCD 3. ABCD 4. ABC 5.ABCD 6.AB 7.ABCD
1.对 2. 对 3. 对 4. 对 5.错 6.对
1.简述洛克的白板说。
答案:他认为人产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而后天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白板说表明洛克是主张经验主义的认识论的。白板说的提出,为教育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从而为教育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他在主张白板说的同时,还认为光有经验是不够的,他说五官的感觉只能了解物体的部分性质,而内心的自我反省则可使人了解复杂的概念。
2.简述卢梭的人性论。
答案:性善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他以原始社会的最初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为例进行了相应的说明。他说,在人类的原始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社会性,一无所有,虽然愚昧无知,但自由自在,人们十分纯洁、善良和快乐。一切听其自然,顺其天性。但随社会的发展,在私有制和国家出现后,尤其是暴君专制统治的出现,使人类开始变坏,从而改变了人性善的天性。因此,他认为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为改变这种状况,卢梭提出一是要推翻暴君统治,建立新的理想王国;一是要求教育培养社会条件中的自然人。由此,卢梭把人性论与教育联系在一起。
3. 简述福禄倍尔的恩物游戏。
答案:恩物是福禄倍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具,包括不同颜色的球类、各种可以拆解的大小不等的立方体、球体和工具。但福禄倍尔认为并非任何一个球体或立方体等都能被看成是恩物,恩物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恩物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作为真正的恩物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使儿童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二是每种恩物都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面的恩物;三是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即表现整体是由部分组成,部分可以形成有秩序的整体的观念。
1.阐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答案: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原则是建立在他对道德养成的知识基础的认识基础上的。他认为,知识与道德具有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服从道德规范的意志,从而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他明确指出,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有道德的。他说:“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地、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作为教育的基本准则。由此也可看出,该原则的提出,也是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教育的必然结果。
在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上,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实际上他认为,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