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视频课堂>>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17-20世纪初德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学以致用

习明纳

18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创办了哲学习明纳,从而将习明纳引入到大学的教学中。随后,德国的洪堡在参加了古典语教授海涅的习明纳之后,体会到了独立学习而不受干扰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等对学习带来的好处,从而把独立于自由学习的理念带入到了柏林大学,造就了一所与传统大学风格迥异的学术型大学。

习明纳的产生业不是一朝一夕所完成的,而是经历了深刻的时代背景,较长的历史演变,才形成了一种以培养规范化、具有独创性研究能力的学者为目标的制度化方法。

首先,习明纳源于德国传统的学术制度。16、17世纪在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下,德国大学逐渐形成公共讲座、私人课程、私人学会、师资培训班四种学术制度。18世纪为了摆脱这种束缚,哈雷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将近代科学和哲学引入大学,采取教学自由与学术自由原则,教学方法上采取学术报告和课程讨论,由此习明纳在哥廷根大学产生。

其次,19世纪德国大学纷纷效仿柏林大学进行改革,主要致力于专门的科学研究。此时,德国的习明纳也从语言学领域转入其它领域。这样,习明纳的方法作为制度在德国大学各学院得到普遍的应用。

最后,习明纳的形成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

由于诸多因素的交汇,习明纳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科学研究的养成所,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

教师解析

从本资料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习明纳不同于以往传统大学的教学方法。传统大学采用辩论和讲演的方法。讲演,只不过是对古典明珠的解释,说明而已;辩论就是对所给论题进行反复的讨论,却不能提出相反的结论。但习明纳不同,为了培养独立人格的和创造性思维,在教授指导下,组成小组,定期集中在一起,共同探索新知识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