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八章>>学习内容>>你问我答
回答:
第一,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
人文主义教育所要培养的是能够积极从事社会、政治、文化和工商业各种活动的实际活动家以及努力开拓事业的冒险家,这与那种只注重宗教教条,不许了解现实生活,只重死记硬背教会法规,不许独立思考的教育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第二,依据人文主义世界观创办新型人文主义学校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各地创办了许多人文主义色彩浓厚的学校,其中影响最为深远、人文主义色彩最为浓厚的是意大利人维多里诺1423年创办的宫廷学校,史称“欢乐之家”。由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相对于中世纪而言,充满了欢乐,因而被称为“欢乐之家”。
第三,教育内容广泛发展,学科范围迅速扩大
文艺复兴时期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恢复了古希腊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构建起包含智育、体育和德育三方面内容的学科体系。具体来看,智育在继承中世纪和古典文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时期智育的培养目的不仅是要传授科学知识,同时还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他们求知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体育在经过中世纪近千年的忽视之后,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恢复,重新成为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道德教育,主要是强调对人的尊重,这被认为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出发点。
回答:
文艺复兴时期最早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是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弗吉里奥,他曾撰写《论绅士的风度与自由学科》的专题论文。在该文中他认为,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施以通才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弗吉里奥认为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自由人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身心的、能获得最高才能的教育。为此,他设计了广泛的包含智育、德育和体育在内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智育方面他最为推崇历史、伦理学和雄辩术等三门学科;同时他继承了古代“七艺”的学科体系,体育和文学也成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他主张教育内容必须适应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年龄特征。
回答:
北欧人文主义具有典型的宗教性特征,其核心思想是强调用人文主义的观念来改造、改革传统的宗教,使宗教人文主义化、人文主义宗教化,因此,北欧人文主义也被归人宗教人文主义的范畴。北欧人文主义以尼德兰的伊拉斯谟和英国的莫尔为代表。 伊拉斯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主张宗教和古典文化并重。莫尔主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共教育制度,提出所有儿童不分男女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他主张人的全面发展,由此规定了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内容。
回答:
为与宗教改革运动相抗争,天主教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第一,改组宗教裁判所,加强思想控制,以镇压异端。
第二,发展耶稣会,以与新教抗衡。
第三,召开特兰托大公会议。在会议上,确认了教皇的最高权威地位;并宣布所有的新教派别都是异端;宣称罗马天主教教义和仪式是正确的;会议通过广泛开设神学院的决议等。
第四,积极推进海外传教;以拓展信徒的范围。
回答:
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无论是他的教学原则还是教学制度,都颇有建树。他所提提出的教学原则,例如直观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既促进了教学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他所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工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符合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为后世所广泛采用。但是时代在变迁,我们对于他的思想也要辩证的看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回答:
他所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提高了教学效率,统一上课,由同一名教师教导学生学习。学生所学习的内容都是相同的。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授课方式也存在弊端。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也不能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