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八章>>文本学习>>知识点二
拜占廷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帝国于395年被划分为东、西罗马两大帝国,其中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史称拜占廷帝国,1453年东罗马帝国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拜占廷帝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世俗力量要远强于教会势力,这为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欧的发展环境,从而奠定了拜占廷帝国教育强烈的世俗特征。
拜占廷帝国的世俗学校体系包括了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雏形,初等学校以私立为主,主要是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以算术、文法初步和《荷马史诗》及《圣诗集》为其主要教育内容;而中等教育则主要通过文法学校来加以实施,以文法和古典作品的学习为主;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拜占廷帝国于公元425年创办了君士坦丁堡大学,以为国家培养高级官吏。由此,也形成了拜占廷帝国完整的世俗学校教育体系。此外,当时拜占廷帝国境内还设有专门的哲学、法律和传授“七艺”学科的世俗学校,以此作为专业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
阿拉伯帝国于7世纪20年代由穆罕默德所创,经过一百多年的扩张和发展,最终于8世纪中期达到其鼎盛时期,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一)阿拉伯帝国的教育发展基础:文化成就
1.在自然科学领域,阿拉伯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如他们首先使用并向西方传播了印度的计数法,这即是我们日后所说的阿拉伯数字;他们创立了十进位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花剌子模创立了代数学,写成《积分和方程计算法》,该书从12世纪一直到16世纪都是西方大学的主要数学教材。
2.在医学和化学方面,阿维森那所著《医典》一书,成为12~17世纪西欧大学医学教育的主要教材,素有“医中圣经”之称。
3.哲学方面,较为有名的是阿威罗伊,他对文艺复兴和经院哲学的发展都有过重要的贡献。
(二)阿拉伯帝国的学校
1.昆它布:这是一种初级的学校。
2.清真寺:这是当时阿拉伯社会主要的教育机构,教学内容以宗教知识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高深的世俗学问。
3.宫廷学校:为更好地统治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被征服地区。
无论是拜占廷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其教育发展作为人类教育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都对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为西方文化的崛起保存了文明的火种,使得西欧的文艺复兴有了基础。可以说,这不仅是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对西方文化发展的贡献,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