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视频课堂>>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知识导入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根据2016-2017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在排名前200位的大学中,亚洲大学占19所。在排名榜的980所大学中,其中,中国大陆上榜52所大学,以北京大学排名最高,排名第29位,排名亚洲第二位,仅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问题:你知道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什么吗?又是哪些因素奠定了如今北京大学首屈一指的地位呢?

教师解析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管学大臣)。随后,孙家鼐任命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9月21日,慈禧太后与守旧派发动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但是,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因此很多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季羡林等)认为,北京大学是中国历代太学(国子监、国子学)的继承者,是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甚至认为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另一方面,北大又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划时代的开创者,故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之说。

如何科学认识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入本章“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知识讲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