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信息>>学习指导


一、学习建议

(一)“古今结合”:即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中外教育史》的学习过程中,要认真思考今天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能否从教育历史中找到某种萌芽或渊源,中外教育发展进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某种历史的经验或借鉴,切实做到“古今结合、古为今用”。

(二)“6W学习法”:即“Know-what、why、who、how、when、where”

“Know-what”要知道每个知识点讲的是什么?概念清楚,目标明了;

“Know-why” 要知道某种教育思想或制度发生、发展、演变的目的、原因和规律;

“Know-who” 要知道是谁?他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Know-how” 要知道某个教育事件的效果和价值如何,怎么样;

“Know-when”要知道教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时代;

“Know-where”要知道教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国家。

二、学习路径

具体说明:

每一章的学习基本上都可以采用这样的学习路径。本课程所有章节的学习内容都分成具体的知识点来呈现,各个知识之间相对独立,学习者根据需要,可以按顺序学习每一章的各个知识点。

学习每一章时,大家应先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前准备”专栏,我们为大家设置了“本章导学”和“学习任务”。进入“本章导学”,大家可以了解本章的“学习目标”,并且通过“知识结构图”,大致了解本章的学习概要。进入“学习任务”,大家可以进一步明确“课前学习任务”、“在线学习任务”、“线下学习任务”,为本章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后,大家需进入“学习内容”专栏。每章的“学习内容”都分为3到5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大家都可以从“知识导入”开始。教师通过对一些视频或者新闻热点的“案例解析”,提出了知识点的相关问题,大家注意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知识讲解”是对本知识点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此部分任课教师录制了“微课精讲”供大家学习观看。如果喜欢传统的文本阅读学习方式,大家则可以通过“电子教材”,自学每个知识点的内容。我们建议大家兼而用之。学习基本知识点之后,“学以致用”和“总结反思”栏目供大家将所学内容联系实际思考问题,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大家应及时返回“知识讲解”或者“电子教材”进行补充学习。

为了辅助大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每章的后面都附有“你问我答”、“知识归纳”、“本章练习”、“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栏目。“你问我答”中,教师就常见问题答疑解惑。“知识归纳”,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本章练习”供大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测,检查学习效果。如果有不会做或有答错的题目,可返回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学习。“拓展学习”包括网络资源链接、扩展图书和论文资源,供大家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实践活动”是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巩固和加深大家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之后,大家可以通过“综合测试”、“模拟试题”专栏进行自检自测。

三、学习支持

(一)学生端计算机条件

(二)学生端网络条件

学生端网络带宽应不低于512K。

(三)学习需求软件

1.暴风影音等视频播放软件

2.PDF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