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小试牛刀中的两个题目,1道多选题,1道单选题。
教师导引:
根据以往所学知识,结合创作背景,简析作品的主题意蕴、艺术成就。
小贴士:
体会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杨朔(1913—1968),现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1950年12月,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身份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写出大量战地报道,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荣获朝鲜人民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其散文代表作主要有《荔枝蜜》、《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铁骑兵》等,大多数出自《杨朔散文选》。故答案选AB。
散文《社稷坛抒情》创作于1956年,收入北京市文联创作委员编选,北京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我热爱新北京》,是秦牧散文的代表作品之一。主要表现了作者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沉思、赞叹和自豪感。大开大阖,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色。这篇散文抒发感情的方式表现为思接千古,浮想联翩。作者时而凭着“想象的羽翼”上溯到人类历史的源头;在“一家家的门口”看到农民们在劳动,在饮食,在希望,在叹息;时而又“走出了黑暗的历史隧洞,突然见到耀眼的阳光”;“想起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农民是几千年历史中第一次真正挣脱了枷锁,逐渐离开了鬼神天命的羁绊的农民”,作者驰骋于历史长河之上,上下数千年,纵横捭阖,但始终以社稷坛、五色土贯穿全篇,放得开,聚得拢,形成丰富博大、汪洋恣肆的风格。故答案选A。
学习目标:
1.熟悉这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提高文学阅读、鉴赏、分析、表达的能力;
2.把握中国当代散文的主要作品的主题意蕴、创作风格,体会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知识结构图:
进入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