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本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文学感受能力和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能力外,还应系统了解新中国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兴替流变,在文学与历史互动过程中总结中国当代文学的演变规律、历史启示与经验教训。
2.学生学习课程时,应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切实阅读作品,获得充分感性印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体裁为基本框架,结合其各自的特征,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同时,适当扩充阅读相关的历史材料,把作家作品与社团、流派、思潮和背景相结合,把文学现象放到历史环境中,了解当代文学生态,建立初步的文学史意识。
3.文学大家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还与当下的文学和思想潮流息息相关,是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既从他们的人生道路出发,把他们的创作历程,也是从审美的角度,感受他们的作品产生的美学冲击力及其新鲜的文学经验,还需在此基础上体会其人文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一)学生端计算机条件
(二)学生端网络条件
学生端网络带宽应不低于512K。
(三)学习需求软件
1.暴风影音等视频播放软件
2.PDF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