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资源
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的现代化视角.PDF
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目前全球教育活动中
的两种重要形式,也是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有
趣的是, 在人们研究公民教育或者道德教育时,会
经常互相涉及,如比较常见的情况有:将公民教育
视为道德教育的演化形式,遂列入道德教育的历史
比较研究; 或是仅从当代公民教育的内容出发,因
其含有道德教育内容,而推断两者的功能边界及关
系。但是由于不能从根本上厘清公民教育与道德教
育的关系,上述状况很容易造成对两者认识的混淆
与实践的困惑。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
一个最根本的因素是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特性不
吻合。
论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_王东虓.pdf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 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 品格 ,是民族文化 、民族智慧 、民族情感 、民族心理 、民 族共同理想 、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民族个性的 综合体现 。民族精神具体表现为那些受到公民的普遍 认同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精 神 ,即公民的理想 、品格 、意志 、思维 、个性 、社会责任 感 、事业心 、学习 、交际 、合作 、生活 、保健等精神 。民族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精神支柱 ,是民族富强 、民族兴盛的精神动因 。在一 个民族的发展中 ,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导向 、凝聚 、塑 造 、激励等多种功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一个民族长 久的繁荣富强 ,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 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具 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 、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只 有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民族 及其公民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 从而最大限度地创造 社会财富 。任何一个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 ,都 有一种个性鲜明的 、拥有较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 精神 。
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pdf
近年来, 综观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全球实
践,一些现象正吸引着我们:在许多西方国家,自 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公民教育的新高潮开始以
来,其道德教育亦相伴左右,蓬勃发展;与此相反,
在一些东方国家中, 人们在改革传统道德教育的
同时,公民教育的发展势头也日趋强劲。 在中国,
实行公民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以至于一种
认为德育应向公民教育转型的观点颇为流行。① 这
些现象不由得促使我们在讨论相关教育实践问题
前思考一系列前提性的问题: 公民教育与道德教
育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它们为什么会彼此呼
应? 公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