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资源
1.从大众传播角度重新审视诗歌的社会功能_毛翰pdf
关于诗歌的社会功能,古有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现代传播学公认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共有六项,即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以及设置议题的功能和授予地位的功能。诗歌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参照传播学所论述的一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我们可以罗列的诗歌传播的社会功能大致有九项,即监视环境(可以观)、协调社会(可以群)、批评社会(可以怨)、授予地位(可以颂)、延续文化(可以识)、陶冶情操(可以兴)、娱乐消遗(可以娱)、取悦世俗(可以戏,包括阿谀权贵和迎合庸众)、粉饰太平(可以欺)。
2.论诗歌定义:本质、功能与特征_黎志敏pdf
本文从诗歌的本质、功能与特征三个视角研究诗歌定义。诗歌的本质是抒发情感。优秀诗歌一般符合抒情的有理性原则。诗歌的两大根本功能是陶冶情感和修养性情。诗歌的两大特征是意象与形式。形式和意象是研究诗歌的最佳视角。诗歌的本质、功能与特征构成了诗歌定义的基本内涵。
3.认知视角下诗歌隐喻的功能研究_曹丽英pdf
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隐喻与诗歌同质。在分析隐喻与诗歌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隐喻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举例,全面探讨了诗歌隐喻的功能。
4.诗歌本质论_陆凌霄pdf
关于诗歌的本质问题是诗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中国古代诗论对这一问题
有过较深刻的论述 , 但比较分散 。诗歌的内涵从“诗言志”到“理 、事 、情”并举是个漫长的认识过程 。从“诗赋欲丽”到“诗与文之辨” , 使诗歌的特征越来越明晰 。诗歌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和“诗教”说 。诗歌本质学说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