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幼儿园进行音乐教育的依据和准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音乐教育的目标分解为总目标及各年龄阶段发展目标。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具体的包括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奏乐活动以及音乐游戏活动,不同的音乐教育活动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
音乐欣赏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如运动觉、视觉、语言知觉等)来感受、理解、鉴赏、品评和领悟音乐艺术作品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偷悦、启示或寄托的一种审美活动。传统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比较重视向幼儿讲解音乐作品和让幼儿单纯地运用倾听的方式感知音乐。有关研究表明,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再伴随音乐的表演过程中直接感知体验,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师应当将倾听和表演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引导幼儿在伴随音乐的表演过程中感知体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是欣赏者,教师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进而对音乐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与表现,与此同时,幼儿还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以开阔其音乐眼界,丰富音乐经验,养成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总目标
音乐欣赏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陶冶情操,获得审美情趣。音乐欣赏的目标主要包括音乐欣赏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等几个层次。其中总目标是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总的任务和要求,它体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精神,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它是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目标最概括的表述。具体内容如下:
1.情感目标
(1)乐意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有积极的欣赏活动。
(2)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
2.认知目标
(1)能够感受、体验音乐欣赏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2)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3)能够再认和区分已欣赏过的音乐作品。
3.技能目标
(1)初步学习运用文学、美术、韵律动作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情感体验。
(2)能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尝试与同伴交流与配合,共同协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举例: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熊跳舞》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的ABA结构,学习用熊走路和熊跳舞的动作来体验A段音乐的稚拙、平稳以及B段音乐的欢快活泼。(认知)
2.根据音乐性质和熊的动作特征创编熊走路和熊跳舞的简单动作。(技能)
3.享受参与性音乐欣赏活动的快乐,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一起舞蹈。(情感)
(二)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是幼儿音乐欣赏教育总目标在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具体分解和落实,即分别以小、中、大班这样的逻辑顺序来分别加以描述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这种表述有利于教师把握住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具体的教育活动材料、教育活动内容、教育活动模式及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方法。《指南》中将艺术领域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而第一个子领域中两条目标分别是“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和“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同时也描述了在此条目标下3-4岁、4-5岁、5-6岁3个年龄阶段末期幼儿的典型表现,这不仅为我们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感受欣赏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同时也为我们制定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小班(3-4岁)目标
(1)情感目标
乐意参与集体的音乐欣赏活动,并积极尝试和体验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
(2)认知目标
能初步感受性质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或有标题的乐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并产生定的外部动作反应。
(3)技能目标
喜欢倾听与感知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噪音、动作等)来表达。
2.中班(4-5岁)目标
(1)情感目标
乐意参与集体的音乐欣赏活动,并积极尝试和体验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
(2)认知目标
①能感受性质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或乐曲的形象、内容、情感,并产生一定的联想,用外部的动作加以反应
②能初步了解并辨别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不同风格音乐的基本性质。
(3)技能自标
①喜欢倾听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嗓音、动作等)来表达。
②初步学习运用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如文学、美术、韵律动作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大班(5-6岁)目标
(1)情感目标
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集体的音乐欣赏活动,享受并体验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
(2)认知目标
①能较准确地感受性质鲜明、结构适中的歌曲或乐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并产生一定的联想,用外部的动作加以反应。
②能进一步丰富并加深对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不同风格、性质音乐的认识。
(3)技能目标
①喜欢倾听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用嗓音或动作表现等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②能够运用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如文学、美术、韵律动作等)来大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音乐欣赏活动还涉及单元目标和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这两类目标均以年龄阶段目标为指导,需和总目标保持一致,是因不同活动内容而制定不同的目标,也是最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
二、幼儿园歌唱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歌唱活动泛指所有运用嗓音进行的艺术表现活动。它是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幼儿表达思想的重要方法,能够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歌唱活动还能够起到培养幼儿兴趣、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健全人格等教育作用。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总目标
歌唱活动的总目标是根据艺术教育活动总目标来制定的。《纲要》中艺术领域活动目标的阐述反映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即幼儿艺术活动要以幼儿为本,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改变幼儿被驱使参与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注重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及积极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歌唱活动的总目标确定如下。
1.情感目标
(1)喜欢参加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2)尝试进行适合各年龄段的歌唱活动的创造性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认知目标
(1)正确地感知、理解歌曲中歌词、曲调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能够感受歌曲中的歌词及意境的美。
3.技能目标
(1)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进行歌唱,能够正确地咬字、吐字和呼吸。
(2)初步尝试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和身体动作等变化来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内容和情感。
(3)能够在集体歌唱活动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集体相协调。
(4)学习领唱、齐唱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合唱等形式的演唱方式。
举例:
大班唱歌活动《我爱你》活动目标:
1.在会念儿歌的基础上学唱A段歌曲,用歌声表现歌曲优美温馨的情绪。(认知)
2.理解歌词,尝试创编A段歌词,大胆表达对身边人的情感。(技能)
3.感受和表现歌曲中“爱”的情感,体验师幼、同伴之间互动交往的快乐。(情感)
(二)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3-4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对歌唱活动感兴趣,喜欢参加歌唱活动。
②集体歌唱时,能注意使自己的歌声与集体相一致,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1)认知目标
能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技能目标
①学习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歌唱,并基本做到吐字清楚、唱准曲调和节奏。
②能跟着歌曲的前奏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③在有伴奏的情况下,能独立地、基本完整地唱熟悉的歌曲。
④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能够为熟悉、短小、工整而多重复的简单歌曲创编歌词。
2.中班(4-5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喜欢创造性的歌唱活动。
②体验参加创造性歌唱活动的快乐。
(2)认知目标
①感受和表现不同节拍(如二拍子、三拍子)、不同内容的歌曲。
②初步尝试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不同内容和情感。
(3)技能目标
①能用自然的声音大胆地有表情地歌唱(合唱和独唱),吐字清楚,姿势正确。
②在有伴奏的情况下,能独立地、完整地演唱,并初步学会接唱和对唱。
③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和体止符,学会正确地表现歌曲中的这些节奏、间奏和尾奏。
3.大班(5-6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喜欢歌唱,能大胆地、独立地在集体面前进行歌唱表演。
②在集体歌唱活动中建立默契感,体验配合默契的快乐。
(2)认知目标
①能感受到歌曲的字词及乐句的变化。
②能恰当地表现不同性质、风格歌曲的意境。
(3)技能目标
①会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及情感。
②学习领唱、轮唱及简单的两声部合唱等歌唱形式。
③学习基本独立地即兴唱、即兴编。
④尝试演唱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并能表现出戏曲特点。
此外,幼儿园歌唱活动具体活动目标是:教师既要考虑各年龄段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也要结合幼儿歌曲的特点,从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3个维度进行设计。
三、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目标
韵律活动是指伴随音乐进行的,用有节奏、协调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与生活的音乐活动。幼儿在韵律活动中,通过身体动作感知音乐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音调的高低、段落的结构等音乐基本元素。而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和灵魂,激发与唤醒幼儿节奏的本能是早期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总目标
幼儿园韵律活动总目标是根据《纲要》和《指南》艺术领域目标要求,结合韵律活动自身特点来制定的,主要从审美情感、审美感知、审美表现及学习品质等方面来体现目标要求,体现幼儿整体的发展。
(一)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总目标
1.情感目标
(1)喜欢参与韵律活动及玩韵律游戏,体验并享受参与韵律活动及韵律游戏带来的快乐。
(2)喜欢用身体动作探索音乐,体验并积极追求运用身体动作大胆模仿生活、表达自已情感体验的快乐。
(3)喜欢探索和运用道具、空间与同伴进行合作表现,体验与他人在合作动作表演活动中获得交往、合作的快乐。
2.认知目标
(1)能够感知、理解韵律动作所表现的内容、情感和意义。
(2)理解音乐、道具的使用在韵律动作表现活动中的作用。
(3)初步积累一些生活经验及简单的动作词汇。
(4)初步掌握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周围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交通工具等的动作表现方法。
3.技能目标
(1)能够体验并努力争取做出与音乐相协调的韵律动作。
(2)具有初步创编能力;能注意自己动作的协调性,注意体态及身体的姿势美。
(3)知道如何运用空间因素及一些道具进行创作性动作表现。
(4)能够自如地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再现性和创作性表现,并在合作的韵律活动中自然地运用动作、表情和他人交往、合作。
举例:
小班韵律活动《碰一碰》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能按语言指令跟随音乐合拍地与同伴进行身体接触(如手碰手,膝盖碰膝盖等)。(认知)
2.探索多种与同伴进行身体接触的方法。(技能)
3.理解应该有分寸的触碰,不能把他人碰疼,体验与同伴相互触碰、交流的快乐。(情感)
(二)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3-4岁)目标
(1)情感目标
喜欢参加韵律活动,初步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快乐。
(2)认知目标
①能够初步感知、理解韵律动作所表现的内容、情感和意义。
②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及与其对应的简单的动作词汇。
(3)技能目标
①基本上能按照音乐的节奏做上肢和下肢的简单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
②学会一些简单的集体舞,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乐趣。
2.中班(4-5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乐于参与韵律活动,能主动、大胆地表现。
②体验并追求运用身体动作大胆模仿生活、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快乐。
(2)认知目标
①学会一些创作性地改变熟悉节奏型的方法。
②初步了解一些创编韵律活动组合的规律。
(3)技能目标
①能够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上下肢联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
②能够随音乐的改变而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等。
3.大班(5-6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乐于参与韵律活动,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现。
②体验并积极追求运用身体动作大胆模仿生活、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快乐。
③体验与他人在合作动作表演活动中获得交往、合作的快乐。
(2)认知目标
①进一步丰富舞蹈动作词汇,了解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
②掌握相应的空间知识,理解音乐、道具的使用在韵律动作表现活动中的作用。
(3)技能目标
①能够比较准确地按音乐的节奏做各种稍复杂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
②学会跳一些含有创造性成分稍复杂的集体舞。
③能够使用已掌握的空间知识创造性地进行动作表演,并喜欢为不同的韵律活动选择不同的道具。
四、幼儿园奏乐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的演奏活动是指通过让幼儿积极探索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以及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和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组体表现力的敏感性,提高幼儿感受表现节奏的能力。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帮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表达表现美,发展音乐能力,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和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组体表现力的敏感性,提高幼儿感受表现节奏的能力,还能发展其他非音乐能力。如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推动幼儿智能发展,增强其自信心,坚强其意志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基本的合作和创造的意识与能力,培养组织纪律性与责任感。
幼儿园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很多,根据乐器的材料性质来划分,可分为金属类、木竹类、皮膜类、混合类四种。
金属类乐器主要有碰铃、三角铁、铃、排铃、钹(bo)、锣以及铝片琴等。
木竹类乐器主要有响板、木鱼、双响蛙鸣筒、梆子、竹板以及木琴等。
皮膜类乐器主要有鼓,包括大鼓、小鼓、手鼓、军鼓、爵士鼓等。
混合类乐器主要有铃鼓、沙球、棒镲锣等。
(一)幼儿园奏乐活动的总目标
1.情感目标
享受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体验与他人协作的乐趣,乐于参加演奏活动,养成良好的活动常规。
2.认知目标
(1)了解一定乐器知识,知道常用打击乐器的名称、音色和演奏方法。
(2)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包括音乐曲调的语汇、打击乐器演奏节奏型的语汇、打击乐器的各种不同音色及其表现力的语汇。
3.技能目标
(1)发展运用乐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能选择合适的乐器,选择适当的节奏型,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来演奏,用适中的音量和好听的音色来表现;能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其他声部的演奏,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的整体音响相协调一致。创造性地运用乐器进行艺术表现。
(2)发展感受音乐的能力。其中包括对所有音乐要素的敏感性,如节奏感、旋律感、音色感、结构感(主要指音乐横向的曲式结构)及织体感(主要指多声部音乐各纵向层次之间的织体结构)。
举例: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爱我你就亲亲我》(打击乐)活动目标:
(二)幼儿园奏乐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
根据幼儿发展情况,按幼儿年龄段,总目标分解如下。
1.小班(3-4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积极参加打击乐器活动,能按意愿迅速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进行演奏。
②养成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的习惯,学习与集体保持速度一致地演奏,养成爱护乐器的习惯。
(2)认知目标
①认识手铃、串铃、碰铃、木鱼等打击乐器。
②探索、掌握以上乐器的使用方法,感受其音色。
(3)技能目标
①能初步学习跟随乐曲录音进行打击乐演奏。
②练习看指挥进行演奏,并能控制乐器的音量;在集体演奏时学会控制乐器,不随便发出声音。学习看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③学习倾听,能在倾听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参加两三种乐器的齐奏。
④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习用慢、快两种速度敲击乐器。
2.中班(4-5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能集中注意看指挥并享受用整齐的声音一起演奏的快乐。
②体验轮流演奏的快乐。
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简单的指挥动作,积极尝试做小指探,体验指挥的快乐。
④养成爱护乐器的态度和习惯。
(2)认知目标
①自由探索和尝试几种打击乐器(铃鼓、圆舞板、鼓、沙球、蛙鸣筒、双响筒等)的演奏方法,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打击乐合奏并保持自己的节奏型。
②学习利用图谱理解乐曲的结构和性质,尝试为乐曲设计打击乐简单的配器方案。
(3)技能目标
①能较专注地倾听教师的语言指令演奏乐器,乐器不演奏时按要求放好,不发出声音。
②能根据身体动作的特征选配相应的乐器演奏,并能在身体总谱的暗示下,初步记住配器方案。
③对指挥的要求做出积极反应,提高合作意识、演奏水平,在集体中学习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
④学习控制自己敲击动作的幅度,力求让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能根据某故事情节等的发展,有控制地演奏乐器;能用不同力度的歌声表现歌曲中的形象,并学习用合适的力度边唱边演奏。
⑤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用相应的语音念出节奏谱,并根据语音谱拍出节奏谱。
⑥大胆地用乐器、自然物的不同音色、节奏型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对事物的认识。
3.大班(5-6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有意识地体会打击乐器的演奏效果,注意乐器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的一致和谐,体验集体合作性活动的愉快。
②积极参与集体设计演奏方案,进一步养成对集体和乐器负责的积极情感。
(2)认知目标
①积极参与节奏活动,学习更多乐器(三角铁、双响筒、钱、锣等)的基本演奏方法。
②学习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中重音、连续的长音等的方法
③积极尝试、主动参与自制乐器,辨别乐器的音色。
(3)技能目标
①看指挥调节自己敲击乐器的速度。能在高度紧张和兴奋的条件下有克制地演奏;能根据教师的动作暗示,进行轮奏、分奏、齐奏。
②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拍出节奏型,创编身体动作总谱,并将领唱和齐唱的形式迁移到配器形式中。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并根据身体动作的变化选择合适的乐器演奏。
③根据乐曲的强弱、疏密特点,选择相应的乐器表现。尝试将身体动作和嗓音模仿声音转换成不同乐器的配合演奏。
④制订自己的指挥方案,并按照指挥方案进行指挥。练习按即兴指挥手势进行演奏,并能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对音乐性质特点的体验和表现。
⑤根据已有的节奏型为乐器设计出配器方案。用不同的象声词表现舞蹈动作的节奏型,并根据不同的象声词探索打击乐的配器方案。能将舞蹈动作转化为节奏动作,并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
五、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目标
音乐游戏就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把音乐的教学内容用游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音乐与游戏融为一体,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它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是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游戏活动。它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集中体现了音乐的艺术性、技能性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对立统一。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中,渗透了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幼儿在自由的游戏中可获得更多积极情绪情感的享受和体验,进一步促进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稳定兴趣及积极、主动个性的形成。
(一)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总目标
音乐游戏活动的总目标是幼儿园音乐游戏教育总的任务和要求,它是幼儿园音乐游戏教育活动目标最概括的表述。具体内容如下。
1.情感目标
(1)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有积极的态度与同伴游戏。
(2)体验并享受音乐游戏过程的快乐。
2.认知目标
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风格,能跟随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3.技能目标
(1)创编游戏情境和动作,探索游戏新规则。
(2)能听音乐的信号,在游戏中调控自己的身体姿势和空间位置。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3-4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②喜欢参加集体的音乐游戏。
(2)认知目标
初步感受音乐,能跟随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3)技能目标
①理解游戏情境并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②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姿势。
2.中班(4-5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在音乐游戏中,能和同伴协调配合。
②喜欢参与音乐游戏,感受愉快的游戏氛围。
(2)认知目标
感受乐曲的风格,能随音乐协调合拍地做动作。
(3)技能目标
①尝试创编新的游戏情境和动作,探索游戏规则,能根据动作和语言的提示,记忆游戏情节。
②尝试听音乐的信号,调控自己的位置。
3.大班(5-6岁)目标
(1)情感目标
①在音乐游戏中,能运用多种方式结伴合作游戏。
②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同伴间愉快交流的情感。
(2)认知目标
理解音乐的性质,能随音乐乐段、节奏、速度的变化做动作。
(3)技能目标
①能积极创编相关的游戏情境,并主动探索游戏新规则。
②能听音乐信号快速反应,并记忆空间位置,协调控制自身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