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关键提示】
装配一个性能优良,有较高灵敏度的恒温槽,除前述的应选择一个能与接触温度计有很好匹配的,功率适宜的电子继电器;选择功率适当的两套加热器,以及安装时各元件进行合理布局外,从实验技巧上考虑,正确的调节与使用接触温度计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接触温度计虽与普通温度计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与温度计有根本的不同。从它的功能上讲它相当于一个“开关”,一个控制恒温槽加热器工作与否的“开关”,这一“开关”是通过恒温控制器自动进行。这样一个“开关”是否灵敏可由恒温控制器上的指示灯反映出来。若恒温控制器的指示灯总是在红绿交替变化,则其“开关”就比较灵敏,恒温槽的灵敏度就较高,若指示灯红绿变化的间隔较长,则说明这一“开关”比较迟钝,其恒温槽的灵敏度就较低。我们在调节时,在所需的恒温温度下,能使恒温控制器的继电器刚刚处于“接通”与“断开”的临界状态,反映在指示灯上是刚好红、绿交替时,则是一个最佳的调节状态(这一状态可由继电器接通与断开的声音去判断)。
2、如前所述,由于恒温槽中液体介质的热传导会出现滞后现象,因而造成所调温度超过了指示的温度。这多是由于加热器的功率过高所造成的。除可采用两套加热器的办法去克服,也可从实际操作中进行改进。其方法是调节分两步进行。第一次先将接触温度计调至指定温度以下0.5 ℃左右,在次温度下恒温一段时间,仔细观察温度的变化。若恒温温度仍没有达到指定温度,说明该恒温槽的滞后现象不严重,则可进行第二次调节,稍微旋转调节帽使之加热器重新加热,待达到指定温度时,立即调节至前述的临界状态,使恒温槽处于在指定温度下的工作状态。若进行第一次调节后,恒温槽的温度有所上升,这说明该恒温槽的滞后现象比较明显,这时第二次的调节应格外小心,以防恒温过头的现象发生。
3、接触温度计中刻度板上所指示的温度不能用来判断恒温槽的实际温度。只能依据1/10刻度温度计来判断恒温槽的实际温度。初次实验的同学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