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文本学习>>知识点二

第九章 产品策略



知识点二:产品组合


一、产品组合

一般而言,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产品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产品组合:即多个产品线的产品。每个产品线包含若干产品项目,每一项产品又有若干品牌、包装和服务等等。具体说,产品组合是指一个企业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的组合或结构,即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产品线,是一组密切相关的产品,比如以类似的方式发挥功能,售给相同的顾客群,通过同一种类的销售渠道出售,类属同一的价格波动范畴。产品项目是指产品线中不同品种、规格、质量和价格的特定产品。例如,某自选采购中心经营家电、食品、百货、鞋帽、文教用品等,这就是产品组合;而其中“家电”或“食品”等大类就是产品线;每一大类里包括的具体品牌、品种就是产品项目。产品组合有一定的宽度、长度、深度和关联性。所谓产品组合的宽度,是指一个企业有多少产品线。所谓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一个企业的产品组合中所包含的项目的总数。所谓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线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规格。所谓产品组合的关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各个产品线在最终使用、生产条件、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密切相关程度。产品组合设计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产品组合设计中,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有利于促进销售;二是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总利润。加宽产品组合,即通过增加产品线以扩大经营范围,对增加销售额、挖掘利用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风险等都有帮助,但增加产品线数量的多样化经营,是企业经营工作的大课题,需要企业追加大量投资,并需要必要的资源条件,且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所以必须十分慎重。加深产品线,增加更多的花色、式样、型号等,扩大了消费者的挑选余地,吸引更多的有不同爱好要求的顾客,有利于企业产品销售。但这又必然会加大营销成本,同时也要受企业资源、技术条件的限制。增强产品组合的关联度,可以提高企业在某一行业优势、声誉,增强企业竞争力,发挥原有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亦不失为一条稳妥的发展之路。表8-1为宝浩公司的产品组合。

二、产品组合的优化和调整

企业在调整和优化产品组合时,依据不同的情况,可选择如下战略:

(一)扩大产品组合

扩大产品组合策略包括开拓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开拓产品组合的宽度是指增加一个或几个产品线,扩大产品经营范围。当某公司预测现有产品线的销售额和赢利率在未来几年要下降时,就应考虑在产品组合中增加新的产品线或加强其他有发展潜力的产品线,弥补原有产品线的不足。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在原有的产品线内增加新的花色、品种、规格。如果发展与竞争者相近的品牌,企业营销组合应具有一定特色,或者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运输、信贷等便利条件,或者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等等。当然,扩大产品组合策略还可以不受产品之间关联性的制约,发展与原有产品线毫无关联的产品线或产品项目。扩大产品组合,可以使企业充分地利用人、财、物资源。一个企业相对稳定的资源状况是同一定产品数量相适应的。随着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或原有市场的缩小,就形成了剩余的生产能力,开辟新的生产线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扩大产品组合还有助于企业避免风险,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缩减产品组合

当市场繁荣时,较长、较宽的产品组合会为许多企业带来较多的盈利机会,但当市场不景气或原料、能源供应紧张时,缩减产品组合反而可能使总利润上升。这是因为从产品组合中剔除了那些获利很少甚至不获利的产品线或产品项目,使企业可集中力量发展获利多的产品线和产品项目。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产品线有不断延长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有:

1.生产能力过剩迫使产品线经理开发新的产品项目;

2.经销商和销售人员要求增加产品项目,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3.产品线经理为了追求更高的销售额和利润而增加产品项目。但是,随着产品线的延长,设计、工程、仓储、运输、促销等市场营销费用也随之增加,最终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产品线的发展进行相应的遏制,剔除那些得不偿失的产品项目,使产品线缩短,提高经济效益。

(三)产品延伸

产品延伸战略指全部或部分地改变公司原有产品的市场定位。具体有向下延伸、向上延伸和双向延伸三种。

1.向下延伸 市场定位高的企业通常将其产品线向下延伸,发展低档产品。利用高档名牌产品声誉,吸引购买力较低的顾客购买此生产线的低廉产品。主要原因是:公司在高档产品受到攻击,于是决定以低档产品进行反击;高档市场发展缓慢,影响公司效益;公司所采取的是通过高档树立质量形象,然后再向下扩展的策略;低档产品为市场空缺,公司如不占领,就会被竞争对手趁虚而入,形成对公司的侧击。向下延伸经常会遇到竞争对手的反击和来自经销商的阻力。但如果该市场机会被竞争对手占有,对公司是非常不利的。日本汽车公司之所以今天能同美国抗衡,就在于美国汽车公司当初放弃了小型汽车市场而给日本汽车公司一个机会。但实行这种策略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如处理不慎,很可能影响企业原有产品的市场形象及名牌产品的市场声誉。同时,这种对策必须辅之以一套相应的营销策略,如对销售系统的重新设置等。所有这些将大大增加企业的营销费用开支。

2.向上延伸 定位低的企业将其产品线向上延伸,发展高档产品。主要原因是:被高档产品的高增长率和高利润率所吸引,形成自己完整的产品线,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形象。向上延伸对公司来说风险很大。因为,处于高档的竞争对手不仅会稳守自己的阵地,而且可能伺机向低档市场进犯;顾客对公司能否生产出优质产品缺乏信心;公司的销售代表和经销商可能因为缺乏能力和必要的训练,而不能很好地为高档市场服务。

3.双向延伸 即原定位于中档产品市场的企业掌握了市场优势以后,决定向产品线的上下两个方向延伸。一方面增加高档产品,另一方面增加低档产品,扩大市场阵地。双向延伸是企业寻求市场领导地位的重要途径。但企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对企业的各方面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双向延伸的成功案例:

(一)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延伸策略

在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便携式计算机进入市场前,该市场主要由玻玛公司低价低质的计算机和惠普公司高质高价的计算机所控制。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以中等价格和中等质量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批计算机。然后,它又逐步向市场的高低两端增加计算机品种。该公司推出了质量优于玻玛公司但价格与之持平,甚至更低的计算机品种,击败了玻玛公司;该公司还设计了高质量的但售价低于惠普公司的计算机,夺走了惠普公司高端产品的大部分市场,控制了高档市场。双向延伸策略使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占据了便携式计算机市场的领导地位。

(二)丰田公司的产品延伸

丰田公司对其产品线也采取了双向延伸的策略。在其中档产品卡罗纳牌的基础上,为高档市场增加了佳美牌,为低档市场增加了小明星牌。该公司还为豪华汽车市场推出了凌志牌,这样凌志的目标是吸引高层管理者;佳美的目标是吸引中层经理;卡罗纳的目标是吸引基层经理;而小明星牌的目标是手里钱不多的首次购买者。此种策略的主要风险是有些买主认为在两种型号之间(如佳美和凌志之间)差别不大因而会选择较低档的品种。但对于丰田公司来说,顾客选择了低档品种总比转向竞争者好。另外,为了减少与丰田的联系,减低自相残杀的风险,凌志并没有在丰田的名下推出,它也有与其他型号不同的分销方式。

(四)产品定位策略

“产品定位”是现代市场营销学中一个重要的新概念,它是产品组合策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产品定位有潜在产品定位和现有产品定位之分。潜在产品定位是企业在尚未进入目标市场之前,预先使产品特点符合某一特定消费者群的需要,找到恰当的市场位置,同时从价格促销、渠道选择等方面全面的考虑,使产品特点能为目标市场所接受。

现有产品定位包括心理定位和再定位。心理定位是把人类某种心理状态应用于产品定位。比如说,人们对各种名优产品的竞赛评比,对前一二名记忆很深,而后面的名次记忆较浅,短时间内就会忘记。把这种心理状况应用于产品定位,企业应在产品某一方面特色上力求居第一位优势,并通过有效的促销活动给消费者造成这种优势的深刻印象。再定位即重新定位。再定位的原因很多,例如,需求情况发生了变化,或竞争者推出某一新品牌,使该产品市场份额下降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调整其产品定位。再定位的目的是使企业现有产品与竞争者产品有所不同,跟竞争者产品拉开市场距离。

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再定位抉择时,必须权衡两个因素:一是再定位所需的成本,包括改变产品品质、包装、广告等费用。一般来说,重新定位的成本随重新定位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品牌印象改变越彻底,则需要的投资成本越高。二是新品牌定位后可得到的收入。收入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在该市场上有多少顾客,该市场的平均购买率,该市场有多少竞争者或打算进入这个市场的竞争者有多少及竞争能力如何,该市场顾客愿意接受的定价水平等。

(五)产品线现代化

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都很恰当,但产品线的生产形式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必须对产品线实施现代化改造。例如,某企业生产主要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技术性能及操作方式都较落后,这必然使产品缺乏竞争力。如果企业决定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改造,产品线现代化战略首先面临这样的问题:是逐步实现技术改造,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用全新设备更换原有产品线。逐步现代化可以节省资金耗费,但缺点是竞争者很快就会察觉,并有充足的时间重新设计它们的产品线;而快速现代化战略虽然在短时期内耗费资金较多,却可以出其不意,击败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