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原指机体代谢不平衡的生理状态,亦指心理上不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产生心理紧张,来自机体内在的消除紧张的力量,称为驱力。
需要和驱力联系非常紧密,首先两者的提出是基于体内物质与能量的动态平衡的同一原理。其次当某种物质与能量代谢失衡时,就产生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使有机体被唤醒(驱力被激活)促使有机体从事某种目的在于满足需要的行为,以恢复体内平衡。两者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两者还有所区别,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而驱力是来源于这种需要的唤醒状态。一般说来需要与驱力是平行的,如血液中水分的缺乏,唤醒了机体的紧张状态,消除紧张的驱力形成,从事某种行为来满足需要。但有所不同,如长时间禁食的人报告说,饥饿感时有时无,说明尽管生理需要一直很强,驱力却可能忽强忽弱。
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有机体不仅仅是由内部驱力驱使而行动,外部刺激在唤起行动中也起重要作用,即在体内平衡得以维持的状态下,诱因仍可起到动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