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一章>>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五

第十一章  人格



知识点五 类型论(types)


类型论(types)将人群分为性质不同的人格类别,使认识他人的过程简单、快捷。人格类型是“全或无”的现象,不是程度上的差异,如同男女之别,教师与学生之分。“体液说”由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500年)提出,认为人体含有四种基本的体液,黄胆汁、血液、粘液和黑胆汁,每种体液与特定的气质类型(一种情绪与行为的模式)相对应,共四种。

“体型说” 威廉·谢尔顿(William Sheldon,1942)提出胚叶起源的人格类型论,将体型与气质类型联系起来,根据体型将人分三类:内胚层型(矮胖型)如体胖心宽,中胚层型(强壮型),外胚层型(瘦长型)如瘦小精干。未被科学界接受。

“A型与B型”人格类型弗里德曼(Friedman)与罗斯曼(Rosenman)于1959年提出。人群中存在A、B两种具有特定行为模式的人格特征,它对心血管疾病产生不同的影响。A型行为特征:①一种要达到个人目的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②遇事都有一种热中于竞争的倾向;③一种得到别人承认的持久欲望和不能超越自己的持久感受;④不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件之中;⑤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活动;⑥心理上过分敏感。B型行为特征与之正相反。

斯普兰格(Spranger,1928)的六种理想人格类型理论型-追求真理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经济型-追求财富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艺术型-看重形式与和谐,让生活更具吸引力。社会型-增进大众的福利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政治型-获取权力与影响力视为人生最高价值。宗教型-信仰宗教,拯救灵魂是人生最高价值。霍兰德(Holland,1959)在长期的职业指导和咨询实践的基础上,参考了容格、斯普兰格的人格类型理论,提出职业兴趣的人格理论,其主要特征:从事同一职业的人存在着共同的人格,并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现实型的人-“工程师”研究型的人-“科学家”艺术型的人-“艺术家”社会型的人-“临床心理医生”企业型的人-“政治家”常规型的人-“会计师”霍兰德先后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PI)和自我导向搜寻表两种职业兴趣量表,做为职业兴趣的测查工具。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你是否掌握了类型论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我们进入知识点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