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练习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2.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3.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是推理的两种形式。

4.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5.功能固着是通常把某一种功能固着某一物体上的倾向。


二、单选

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号脉,问诊都属于思维的间接性,因此答案选B。

2.正确答案:D.发散思维

答案解析:一题多解属于发散思维,因此答案选D。

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原型 ,因此答案选A。

4.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因此答案选A。

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解决问题阶段中的明确问题,因此答案选B。

6.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定势是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与方法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因此答案选B。

三、多选

1.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是推理的两种形式,因此答案选AB。

2.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创造力不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其他均符合,因此答案选ABC。

3.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算法和启发法均属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其他几个选项属于启发法,因此答案选BCD。

四、简答

1.人的思维活动有以下特点:①具有间接反映的特点。它往往是通过其它事物或事物的外部特性为媒介,通过中间环节推理,来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一种方式,如医生通过观察、模脉、听诊等手段能诊断病情;②在感知经验的基础上,具有概括反映的特点。思维活动不是反映表面的、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而是反映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与本质特征.反映事物运动的内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③思维的间接与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与言语来实现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

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①概念——是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通常人们用词语来标志事物的概念。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部分,两者是反比关系。②判断——是概念之间联系或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判断主要有肯定与否定之分;直接与间接之分;相对与绝对之分。③推理——是一种间接判断,它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其主要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基本形式。

3.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情境的、客观的和个人主观的两大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表述。问题情境与问题的不同表述:如事件的空间排列不同;事件材料多少与条件是否充分;已知与未知条件是否分明;问题是顺述与倒述,是顺解与逆解等,都影响问题解决。②动机与情绪状态。动机太弱,会趋向无目的的行动;太强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中等强度效果最好。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之间关系,可绘成—条倒转的“U”字形曲线。③联想与原型启示。原型与课题之间有相似或共同之处,通过联想与启示的作用,有助于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例如人发明飞机与轮船,借助了飞鸟和鱼的原型,发明复眼透镜借助了蝇的复眼原型,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原型的启示。④定势的作用。定势(即心向,是受过去经验模式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对解决同类问题(求同)有积极的作用;对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求异)有消极作用。⑤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作用。迁移即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掌握新知识相新技能的影响。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对解决新课题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为正迁移,消极影响或干扰为负迁移。知识概括化水平高,技能的自动化熟练程度高、则容易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⑥个性与良好思维品质对解决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一个人善于解决问题.往往是和他的灵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信心等个性品质相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