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本章的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的有关知识。下面老师和你一起把学过的知识要点归纳一下。
本章重点阐述了注意的概念及其四种主要类型的相关理论及现象。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
2.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另外注意也是完成信息处理过程的重要心理条件,保证了对事物更情晰的认识、更准确的反应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
3.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研究选择性注意常用的方法是双耳分听实验。
4.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持续性注意常用的方法为警戒法。
5.分配性注意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研究分配性注意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
6.过滤器理论把注意看成一个瓶颈或过滤器,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这一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面完全丧失了。
7.衰减理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8.后期选择理论认为,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后期选择理论有时也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9.多阶段选择理论在前面几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为灵活的主张: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这一理论的两个主要假设是:①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②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学习了这些内容后,相信大家对注意和注意四种主要类型及其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将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运用注意的理论和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发现。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注意的内容,请在学习资源继续了解本章拓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