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第六章  意识



知识点一 意识研究的历史与认识


1.意识——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迷

意识是“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迷”。意识在科学心理学中的最初确立;詹姆斯的“意识流”概念;行为主义将意识的抛弃;70年代意识研究的回归。

工作方式———串行加工

2.当代心理学关于意识的共识

含义:人在觉醒状态下,对认知、情感、欲望和内部状态的觉知。

意识的生物学基础为众多神经元及其相关分子活动的结果(克里克,1994)。

工作方式———串行加工。

3.“没有意识”的心理状态

(1)无意识(unconscious)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泛指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

弗洛伊德大肆宣扬和发展的概念

由两部分组成—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记忆(preconscious memory)潜伏在心理背景之中,且刚刚超出意识的边界,如需要能够迅速提取到意识中记忆。潜意识为不为意识所监测到的认知。

(2)非意识(nonconscious)

既不存在于意识,也不存在于记忆,却影响着基本的躯体和心理过程。如:血压调节、眼睛调节;侧抑制、暗适应;知觉组织过程。

4.意识的功能

(1)有助于人类个体进行有效的心理生活。

一是意识限制性输入人所觉察和所注意的目标信息,防止其它信息的干扰。

二是意识提供一个心理“工作现场”,在这里将感觉、记忆、情绪、动机和其它心理过程联系在一起,所以,意识是一张画布,用来自内在的和外部的刺激描绘出有意义的画面。

三是意识在头脑中创造了一个可以操控的虚拟世界,基于经验和对不同后果的想象来终止、筹划方案。

(2)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人格和群体行为规范。

(3)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建构。

(4)共识效度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你是否掌握了意识研究的历史与认识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我们进入知识点二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