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的演变
灵魂、心灵(哲学心理学时期)
意识 、行为、行为与心理(科学心理学时期)
研究方法的演变
思辨、实验内省、动物实验、科学实验(经验性、客观性、验证性) 心理学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不同的界定。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1879年德国冯特(Wundt、1832-1920)的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从意识、行为最终过渡到心理与行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学问。
1.神经生理机制
2.人类社会文化
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神经生理机制和人类社会文化。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阶段,是分析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界限。
心理学基础性研究的目的:描述、预测、解释和控制行为,描述指的是研究者用来定义、区分、分类或者把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归类的过程,研究者通常用平均值来描述一般人的代表性表现。预测,相关关系允许心理学家对行为和事件做出预测,但不允许心理学家推断引起这些关系的原因。解释一个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共变、时序关系、排除额外变量的干扰;应用性研究还包括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第五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