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拓展资源


文本资源

1. 法治之法:30年来教育法制建设的进展与局限_李赐平

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到21 世纪初, 是我国坚持不懈地实施依法治教的30 年。在这30 年中,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 也存在着亟待弥补的局限。 一方面, 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法规数量显著增多, 法域渐趋完整, 质量日益提高, 已 经构建了教育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另一方面, 迄今为止的教育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 存在 着法规体系不够严密、实施问题极为严重、制约机制相当软弱等局限。

2. 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法制建设_劳凯声

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制定了一批教育基本法律、单行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教育法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建立, 这是全面走上依法治教轨道的重要标志。

3. 关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_郝克明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战略和奋斗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关于教育法地位的法理学分析_褚宏启

近十年来, 一些关于教育法地位的学术性 文章陆续发表, 并形成了争论, 争论的焦点集 中在教育法能否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一 种观点认为, 教育法可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 ( 以下将此种观点简称为“独立说”) , 与行政法、 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并列; 另一种 观点则认为, 教育法是隶属于行政法之下的一 个分支( 以下将此种观点简称为“隶属说”) , 不 能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

5. 教育法规地位新探_李晓燕

探讨教育法规的地位就是要弄清楚教育法 规体系在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问 题的焦点在于教育法规能否构成独立的法律部 门。对此, 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

6. 教育法规地位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李晓燕

读了周卫勇同志发表于《教育研究》1997 年第7期的《也谈教育法地位》一文( 以下简称 “周文”) , 心情极为兴奋——终于看到在教育法 学领域有了争鸣的局面。这无疑将对教育法学 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完善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7. 教育法之确定性探析_蔡金花

本文以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为例, 借用韦伯等西方学者的观点, 指出了我国现行教育法实效不高和形式理性较低这两个问题。并据此推导出教育法的确定性程度较低, 而这又将影响到我国“依法治教”宣言的实现的结论。而解决的途径就在于, 对教育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或废止, 以提高教育法的形式理性和实效, 从而提高其确定性, 保证我国“依法治教”的实现。

8. 教育机会平等:实践反思与价值追求_劳凯声

我国的教育机会分配机制在近30 年期间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成 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政府是保障、维护教育机会平等的决定性因素, 建立公立学校系统, 向 社会提供平等的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保障教育机会平等的基本做法。

9. 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_余雅风

公共性是指教育所具有的既使社会受益, 又使个人受益的责任和功效。作为现代 教育的基本特征, 公共性同时为教育立法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范式。然而, 长期以来我国将教育的 公共性理解为教育管理如何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 体现教育根本特征的公共性及其内在属性却 并不为重视, 从而使教育立法重权力与秩序, 轻权利与自由, 在价值上偏离了公共性的要求。

10. 论教育法的基本原则_李恩慈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是指贯穿全部教育法律规范, 具有指导和制约教育立 法、教育活动、教育行政和教育司法意义, 并能够体现教育法治基本精神的行为准则 和法制原理。依据成为我国教育法基本原则的条件, 我国教育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应 该有四项原则: 保护教育权利的原则; 有利培养人才的原则; 维护教育公益的原则; 综 合为治的责任原则。

11. 面临挑战的教育公益性_劳凯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教育这种公共物品经过转化, 是可以进入市场的, 是 可以通过市场来运作的。经过转化后的教育, 尽管是以私人物品或者准私人物品的面貌出 现, 但仍应将它看作是一种市场化的公益行为, 而不是纯私益的行为。

12. 试论教育法地位的独立性_郭春发

本文主要分析教育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的原因。从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来看, 部门法的划分应 由调整对象的社会功能来决定。教育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性或公共性, 它体现了作为独立的部门法的 要求。教育法律关系已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加强了教育法的公 共性特征。

13.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_周卫勇

近年来, 关于教育法的地位问题日益引起 人们的重视, 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 如 “教育法地位独立说”、“教育法归属行政法说”、 “教育法地位发展说”等等 , 《教育研究》1996 年第6期又刊载李晓燕同志的文章《教育法规地 位新探》( 以下简称“李文”) , 明确坚持教育法 应从行政法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并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

 

专题讲座

热点专题: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概要

热点提示: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习初步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构成,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对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通过对我国主要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介绍,培养学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并能用所学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实际问题,提高解决教育法律问题的能力。

 

进入本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