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保护投资的国际法制的相关内容和知识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找到典型相关案例,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并运用学过的保护投资的国际法制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结合实际,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1.与同学们讨论相关案例
2.运用保护投资的国际法制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1.根据保护投资的国际法制的相关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解析
2.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案例分析报告。
据华尔街 日报,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周二称,特朗普(Trump)政府计划重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将令美国公司进入更大范围的中国市场,但前提是华盛顿在其它贸易问题上取得进展。
美国财长姆努钦6日在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7年会时表示,美中经济合作百日计划进展顺利,目前正着手讨论一年计划。他说,美国几乎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美国希望其他国家的对美开放程度也达到相同水平。他表示,这种“互惠”的市场环境难以一蹴而就,美中正在就此事保持沟通。
此前奥巴马(Obama)政府称,已接近完成与北京长达数年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但特朗普政府专注于加大对中国出口,而非美国在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投资,这种侧重打击了美国商界人士对很快达成双边投资协定的希望。
姆努钦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年会上说,与中国达成双边投资协定是特朗普政府的议程之一,但并非首要议程。
首先,特朗普政府寻求在一系列具体市场准入问题上取得进展,如牛肉出口、中国对生物科技进口和能源产品的规定。姆努钦说,然后美国政府才可以谈判双边投资协定。
姆努钦还说,虽然特朗普政府在考虑对政府机构对外国投资安全审查的流程作出技术性调整,但不会利用这些调整来与中国达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一、 双边投资协定的基本知识点
双边投资条约或协定是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之间签订的,旨在鼓励、保护及促进两国间私人直接投资活动的双边协定与条约之总称。在国际实践中,广义的双边投资协定主要有三类:(1)通商航海条约,主要是二战前两个国家之间签订的调整两国贸易和投资关系的条约,严格说来并非专门的双边投资协定;(2)投资保证协定,即美式的双边投资协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承保范围、代位求偿权和争端的解决;(3)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即德式的双边投资协定,其内容既有确立法律保护的实体性规定(美式协定不具备),又有保障实体权利实施的程序性规定(代位求偿权和争端解决),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保护。双边投资协定的作用主要包括:(1)为东道国创设了良好的投资环境;(2)易于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顾及双方的利益而达成一致;(3)可以加强或保证国内法的效力;(4)规定了建立投资关系应遵循的法律规范结构和框架,避免或减少法律障碍;(5)规定了投资争议的解决途径和程序,为解决投资争议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困境与难产的解析
在目前,双边投资协定是处理国际投资关系的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签订大量双边投资协定的方式来对与本国相关的国际投资问题进行安排或处理。中国也不例外,目前,中国与其他国家所达成的双边投资协定已有110多个,但遗憾的是,中国与最主要的两外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并未就双边投资问题达成协议。尤其是中美之间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最为艰难。从上面提供的材料就可看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历经了许多年,经过了几届政府,时断时续,直到今天仍未达成。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困境以至于难产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中国与美国在双边投资协定的核心实体条款内容方面存在分歧。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政府的监管方式存在差异,双方在投资协定中的一些核心条款,如投资与投资者定义、国有企业、外汇资金转移、金融服务、业绩要求、法律法规透明度和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仍存在分歧。第二,在“负面清单”上中美的博弈。按照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第14条规定,缔约双方经谈判可以将关于BIT中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业绩要求及高管和董事会四项义务的“不符措施”列明在协定的附件中,即“负面清单”中。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缔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开始适用“负面清单”,在这方面已有近20年的历史。对于中国而言,“负面清单”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负面清单”的谈判不仅涉及一国产业领域的开放以及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的构建,更关系到一国现有外资监管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因此中国在此方面也不会轻易让步。第三,中国与美国在双边投资新增议题方面谈判立场并不完全一致。在与美等经济强国进行谈判,不仅仅涉及投资的促进与保护。而且也新增的一些谈判议题。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与其他国家商签双边投资协定中所未涉及的,如投资与劳工、国有企业等内容。中国在以往对外商签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一直未在协定的正文中对投资与劳工议题作出规定,而美国则主张这些问题必须规定在双边投资协定中,这种分歧也阻碍了双方协议的达成。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在此不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