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国际技术贸易法方面的内容和知识
结合本章相关知识,找到典型相关案例,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并运用学过的国际技术贸易法方面的法律规则或知识加以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结合实际,掌握本章的学习内容。
1.与同学们讨论相关案例
2.运用国际技术贸易法的相关规则及知识进行分析。
1.根据国际技术贸易法的相关规则及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解析
2.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案例分析报告。
2005年5月,甲国A公司与乙国的B公司签订了一份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转让一种专利技术的使用权,以使B公司可以利用该种技术生产一种特定的油漆。B公司将在合同生效后的30天内一次性向A公司支付技术转让费300万美元。
2006年2月,B公司利用从A公司转让的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开始投放市场,并很快为几家汽车制造厂所青睐,销售额大涨。但好景不长,2007年10月,乙国政府批准了A公司与C公司在乙国建立合资企业D公司。由A公司许可D公司使用其专利技术,生产与B公司相同的产品。B公司预计D公司的产品出厂之后自己的市场份额将大大减少,于是向A公司去函,要求A公司立即与B公司就此事进行协商,考虑双方可接受的解决方案。A公司对此没有答复。2008年3月,D公司的产品投放市场,由于使用了一些新的工艺(并非专利技术),其质量要好于B公司的产品。于是B公司的客户逐渐转向D公司。2008年下半年,B公司的产品出现积压。2008年10月,B公司再次致函A公司,要求A公司考虑对B公司进行补偿,或将其采用的新的工艺无偿传授给B公司。几天后,A公司回复B公司,明确拒绝其补偿要求。
本案所触及的国际技术贸易法问题主要是国际许可证协议问题,更具体地说,触及到的是双方的国际许可证协议属于哪种国际许可协议的问题。因此,要想准确地把握和处理此案,必须首先明确国际技术许可协议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的相关知识
一、国际许可证协议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国际许可协议是指技术的许可方将其技术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让渡给被许可方,而由被许可方支付使用费的合同。国际许可协议就是指位于不同国家境内的当事人之间以让渡技术使用权为目的签订的合同。国际许可证协议法律特征是:(1)许可证协议的主体即出让方和受让方分处不同国家;(2)许可证协议的客体是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并且作跨越国境的移动;(3)许可证协议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地域性;(4)许可证协议内容复杂;(5)许可证协议是有偿合同。
国际许可证协议的一种最重要的分类是根据许可使用地域范围以及使用权范围的大小,将其分为四种:(1) 独占许可证协议:指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受让方对受让的技术拥有独占的使用权,许可方不能将该技术使用权另行转让给第三方,同时许可方也不能在该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使用该项出让的技术。(2) 排他许可证协议:指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受让方对受让的技术拥有使用权,许可方不能将该项技术使用权另行转让给第三方,但许可方自己仍保留在该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的使用权。(3) 普通许可证协议:指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受让方、许可方和第三方都可使用某项技术。(4) 交叉许可证协议:指技术许可方和受让方在协议中规定,将其各自的技术使用权相互交换,供对方使用。此种许可可以独占,也可以排他,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
二、本案的解析
在本案中,B公司能否要求A公司的补偿,取决于双方所签订的许可证协议是哪一类的许可证协议。如果本案中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是独占许可协议或排他许可协议,那么,B公司就有权要求A公司不得将其技术许可给D公司使用。如果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是独占许可协议,B公司甚至还有权阻止A公司自己在乙国实施该项专利技术。然而,从本案的案情看,A公司与B公司订立的显然是普通许可协议,当然无权阻止A公司将其专利技术许可给D公司使用,所以B公司无权就其因此所受到的损失要求A公司给予补偿。
此外,B公司也无权要求A公司将其改进后的技术无偿授予B公司使用。因为A公司对技术的改进并不在双方的许可证协议之内,合同对此未作任何约定,因此改进后的技术的所有权,应属于改进方A公司,所以,A公司没有义务向B公司提供改进后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