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行政决策机构(政务官系统)、行政执行机构(文官系统)、司法机构、政治党派、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政策主体的类别多以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进行划分。
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这些人包括国会议员、政府首脑、行政人员和法官,他们所从事的决策活动多少会有所不同。
现代西方政治体制多以三权分立为原则构建国家的公共权力。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和法院掌握,这三大系统各司其职,彼此独立,依靠国家宪法所赋予的权力制定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
1.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当然是立法,即履行制定法律和政策这一政治任务。在美国,国家立法机关常常能够在独立决策意义上行使立法权。英国的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英国议会所批准和通过的法律往往是那些首先由政党提出,其后由文官起草,然后由政府(首相和内阁)提交的法案。同样,在拉美一些国家,立法机关受到行政机关的严密控制,几乎难以在独立决策的意义上行使其立法权。
2.行政决策机关
一些西方国家虽然推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随着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行政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行政国家”已成为一个司空见惯的提法。叶海卡•德罗尔(Yehezkel Dror)认为,行政部门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要比在发达国家大得多,发展中国家的决策体制和结构一般非常简单,主要决策权都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利益集团由于很少能够在政治体系中独立发挥作用,所以它们很难对政策制定构成较大的影响。
3.行政执行机关
传统行政学认为,政策往往是由政府中的“政治”部门制定的,行政执行部门只是或多或少地以自主的方式实施这些政策。然而,现代的人们已经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相互缠绕、不可分割,行政执行部门对政策制定不是没有影响,而是有很大影响。
4.法院
尽管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法院难以介入政策制定过稈,不具备实际的决策功能,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在有些国家如美国,法院闯入了许多社会和政治活动领域,它们不仅参与了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法院常常能够通过司法审查权和法令解释权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它不仅规定了政府不能做什么,而且规定了政府应该采取何种行动以符合法律和宪法的规定。法院还有权解释和决定那些只有抽象的表述且容易引起歧义的法规的含义。
非官方参与者包括政治党派、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相对于官方决策者而言,尽管他们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较为间接,但同样是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素。
1.利益集团
利益集闭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迖的功能。利益集团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式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院外活动、舆论宣传、政治捐款、抗议示威等。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必然导致利益集团数量的增多及其规模结构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2.政党
政党作为利益集团的一种特殊类型,往往以政治联盟的形式出现。其关注的政策范围要比一般的利益集团更广,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当然也比一般利益集团更大。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加以实现,政党常常履行着一种“利益聚合”的功能,即政党努力将不同利益集团的特定需求转变为一般性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
3.公民个人
在政策主体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那些重要的参与者而忽视作为个人的公民所能发挥的作用。最健康的制度,其公共决策是建立在最广泛的参与之上,而未必是最专业的知识之上。知识可以为人们的参与提供参照,却不能代替参与本身。这种参与性,最终要求把决策建立在民主的框架之中,建立在一人一票的游戏规则之上。
4.大众传媒
现代大众传媒主要是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信息网等人们借以表达思想和意愿、传播各种信息的舆论工具。它是现代社会最强有力、最直接、最方便的沟通手段,对政策制定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被视为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第四种权力”之称。
大众传媒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中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1)传媒是传播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工具。(2)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3)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舵。(4)传媒是社会信息分配的中枢。
5.思想库
思想库(thinktank)或脑库(braintrust)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别称,它是政策主体的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被认为是现代决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一般来讲,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官方思想库。(2)半宫方思想库。(3)民间思想库。(4)国际思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