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分析,情绪调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体情绪的调节
    情绪调节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绪。例如快乐、兴趣、悲伤、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关于情绪调节,人们很容易想到对负性情绪的调节,当愤怒时人们需要克制;悲伤时需要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等。其实,正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调节。当学生在学校里取得了好成绩时,不能表现得过分高兴,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
    (二)唤醒水平的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唤醒水平(arousal level)的调节。一般认为,主要是调节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是,一些较低强度的情绪也需要调节。研究表明.高唤醒对认知操作起瓦解和破坏作用,如狂怒会使人失去理智,出现越轨行为。成功的情绪调节就是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也有人指出,情绪调节包括削弱或去除正在进行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一种情绪。所以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
    (三)情绪成分的调节
    情绪调节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不仅包括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也包括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如情绪紧张或焦虑时,控制血压和脉搏;体验痛苦时,离开情境使自己开心一点;过分高兴时掩饰和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等。此外还有情绪格讽的调节、动力性的调节等,如调节情绪的强度、范围、不稳定性、潜伏期、发动时间、情绪的恢复和坚持等。情绪调节的机制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制,不需要个体的努力和有意识地进行操作。
    2.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有情绪问题的儿童是否在认知加工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他们用一系列有关注意、记忆和判断的认知任务检验那些有临床抑郁、焦虑和外伤后紧张混乱(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儿童。任务中的刺激或者和外伤有关,或者和恐吓有关,或者和抑郁有关,或者是中性的。
    结果显示,在情绪性斯托普(Sttoop)注意任务中,高焦虑的儿童倾向于选择与恐吓有关的信息(Taghavi et al.,1997),PTSD儿童倾向干和外伤有关的信息(Moradi,1996;Moradi et al.,1997),而抑郁儿童对任务中的两种信息都没有注意(Neshat Doost et al.,1997)。然而,在记忆任务中,抑郁儿童选择性地记住了更多与抑郁有关的单词(Neshat Doost et al.,1997)。在判断任务中,要求被试估计坏事将降临在他们自己身上或降临在某个不确定的他人身上的可能性。结果是,在焦虑组、PTSD组和控制组之间没有差异,所有被试组都认为,坏事将发生在别人身上别而不是在自己身上。而抑郁组儿童认为,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Dalgleish,et al.,1997)。但在同样的控制条件下,其他抑郁组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模式(Dalgleish et al.,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