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关于《吕氏春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吕氏春秋》是春秋末年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B.原书分为十二纪,六论,八览 C.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
D.因为书中有八览,后人也叫这部书为《吕览》。 2、“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中的 “经”文中义是( )
A.经络 B.经书 C.界线
D.法则 3、“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中“节”的意思是( )
A.节奏 B.关系 C.节气
D.关键 4、“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中“方”的词义是( )
A.方正 B. B.并行 C. D. C.相接
D.连接 5、“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中“掉”的意思是( )
A.掉落 B.除掉 C.摇动
D.对换 6、《史记》是我国什么体的历史著作(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语录体 7、不属于现在最通行的所谓《史记》“三家注本”的是( )
A.南朝宋裴骃集解 B.唐司马贞索隐 C.唐张守节正义
D.唐孔颖达注疏 8、“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中“过”这里的词义是( )
A.错误 B.过分 C.经过
D.犯错 9、关于《史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B.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C.《史记》共一百三十篇
D.作者是司马迁 10、“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中“史记”的意思是( )
A.《史记》 B. C.D. B.历史 C.历史资料 D.记载历史的书 11、“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中“干”的意思是( )
A.送 B. 打扰 C. 干涉 D.求 12、“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中“壁”的意思是( )
A.壁照 B. C. D. B.墙壁 C.院落的围墙 D.军队的营垒 13、“凡闻言必熟论”中的“熟”与哪个成语中的“熟”字词义相同 ( )
A.轻车熟路 B.熟能生巧 C.深思熟虑 D.瓜熟蒂落 14、“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中“殊”的文中义是( )
A.不同 B.特别 C.死 D.特殊 15、“至使人有功当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中“敝”的意思为( )
A.损毁的 B.粗劣的 C.作弊的 D.隐蔽的 16、“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中的“购”可解释为( )
A.采购 B.购买 C.收集 D.悬重赏征求 17、“故狗似玃,玃似母猴”中“母猴”的文中义为( )
A.雌性的猴子 B.猕猴 C.大猩猩 D.狒狒 18、“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 中“舍”的意思是( )
A.三十里地 B.军队停下住一夜 C.旅舍 D.驿站 19、“诸将效首虏,休,毕贺”中“效”的意思是( )
A.效率 B.效果 C.模仿 D.呈献 20、“凡闻言必熟论”中“熟”的词义是( )
A.熟悉 B.成熟 C.深透 D.熟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