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课程学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章练习

1、本指词的本来意义,但操作概念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的是词的( )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基础义

2、“临”从本义 “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出“从上监视着”和“从上面到下面来”。这种引申途径称为( )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条件引申

D.活用引申

3、从本义发展衍生出来的词义是词的( )

A.引申义

B.假借义

C.基础义

D.本义

4、《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句中“习”用的是它的( )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基础义

5、指一个词的内部,新义产生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即探讨词的内部新义是以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是

A.词义引申的途径

B.词义引申的类型

C.连锁式的引申

D.辐射式的引申

6、下列句子中,“集”用作本义的是( )

A.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B.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C.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7、由本义(或基础义)在不同层次上所产生的连锁派生。即由本义A派生出引申义a→引申义b→引申义c→引申义x;因为它是连锁式的,一环套一环的,叫 ( )

A.辐射式引申

B.连锁式引申

C.词义引申的途径

D.词义引申的类型

8、下列不属于词义引申的途径的是( )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连锁引申

D.活用引申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擐甲执兵,固即死也”中的“兵”用的是本义。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中的“年”用的是本义。

C.“斗”由酌酒器引申指斗星,是因为它们的形貌性状相似。

D.“肉食者谋之,又何閒焉”的“閒”,用的是引申义。

10、关于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引申义中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叫远引申。

11、“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北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形状相似之处。

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功能相似之处。

C.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特征相似之处。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活用关系

12、以本义为中心,在同一层次以上的向不同方向的引申,即由本义A派出引申义a、b、c、d……x,这种派生的方式叫做( )

A.辐射式引申

B.连锁式引申

C.词义引申的途径

D.词义引申的类型

13、名词“衣”本义为衣服,引申出“穿衣”的意思,这种引申属于( )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条件引申

D.活用引申

14、由本义派生出引申义,会形成一定的格局和规律,显现出一定的层次和线路,我们管词义引申所形成的格局叫

A.辐射式引申

B.连锁式引申

C.词义引申的途径

D.词义引申的类型

15、“问”本义为“询问”,由“询问”义分别引申出“责问”、“审问”、“过问”、“音讯”义,这种词义引申的类型属于( )

A.辐射式引申

B.连锁式引申

C.链条式引申

D.综合式引申

16、在不改变某词词类的情况下,把原来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点在一线上加以延展或突出,用来标志另一事物的引申方式,叫做( )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条件引申

D.活用引申

17、“褊”本义是“(衣服)窄小”,当其主语是人的时候,指人气量上的狭窄,如“卓性刚而褊”。因所搭配的主语的变化,使得词义发生引申,这种词义引申的途径属于( )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条件引申

D. 活用引申

18、一个词的基础意义(或本义)用于比喻的用法使其固定化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叫做( )。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条件引申

D.活用引申

19、一个词的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句中前后搭配关系的制约而产生新义,并进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叫做( )。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 条件引申

D.活用引申

20、古汉语中由于语法上词类活用现象而产生而固化出新义的一种词义引申方式,叫做( )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条件引申

D.活用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