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和韵母是分析研究汉字字音的专门术语。在汉语里,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个音节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声、韵、调。 1 .关于声
( 1 )声、声母、纽、声纽、字母
声母简称声,是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部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辅音担当的,另一种是没有辅音或由半元音担当的, 而相对于辅音声母来说,后一种仿佛是没有声母,它们的声母等于零,所以叫“零声母”。声母古代又叫做“纽”或“声纽”。
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的汉字代表音节中的第一个音素—— 声母,这个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只代表它所记音节的第一个音素。
( 2 )发音部位和“五音”、“七音”
声母一般是由辅音充当的,而在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中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宋元等韵学家从舌音中又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半齿音,连同上述“五音”,就构成了音韵学上所谓的“七音”。
( 3 )发音方法和清浊
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清浊”。用现代语音理论去分析,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后来学者们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细密的区分,从《韵镜》开始,有了“全清”、“次清”和“全浊”、“次浊”的区别。用现代语音理论分析,具体所指是:
全清: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
全浊: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浊: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这四类声母中的全浊声母到现代普通话中已经完全消失,只有 m 、 n 、 l 、 r 等少数次浊声母保留下来。
( 4 )三十六字母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也没有音标符号,音韵学上用汉字代表声母和韵母。声母的代表字就叫做“字母”。
最初,古人把同声纽的字放在一起,并没有固定的代表字。到唐朝末所才有。钱大昕说:“三十六字母,唐以前未有言之者,相传出于僧守温。温亦唐末沙门也。”(《十驾养新录》)
根据已经发现的材料,人们知道最早用汉字代表声母的是唐代末年的和尚守温,他根据当时的语音情况,首先制定了三十字母。后来宋人在唐人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又做了增补和调整,构成三十六字母。这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它是研究和认识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声母系统的桥梁。
按照宋元等韵学的分类和现代语音学的分析,可以把三十六字母列表如下:
( 5 )双声与准双声
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是音韵学中很重要的概念。双声就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作为一种语音现象,古今有很大差异,所以分析古汉语的双声不能以现代汉语的语音为依据。古代是双声的,现代不一定是。反之,现代是双声的,古代不一定是。如:
唐棣 玄黄 心思 冠军 (古双声)
学习 救济 虚心 (今双声)
由于种种原因,在古代汉语里声母是同一发音部位或发音部位相近的两个音节,也可以构成双声关系,如:蟋蟀(“蟋”是古心母字,“蟀”是古“审二”母字),跳跃(“跳”是古“定”母字,“跃”是古“喻四”母字),也是两两双声。这种宽式的双声,叫“准双声”。
2 .关于韵
( 1 )韵母、韵、韵部、韵目、韵摄、韵类
韵母是指一个音节当中,除去辅音声母和前加半元音零声母的部分。
韵母和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笼统地讲,韵母也可以简称为“韵”。但严格来说,韵和韵母并不完全相等。它们的区别是:第一,韵包括声调在内,而韵母不包括声调在内;第二,韵母又可进一步分析为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三个部分,每个韵母都有主要元音,而介音、韵尾或有或无,韵只对主要元音和韵尾有要求。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 a )
村庄儿女各当家。( ia )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ua )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uang )
疑是地上霜。( uang )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iang )
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部(上古不区分声调,中古区分声调)。上古音系分为 30 个韵部,而中古音系是 206 韵(《广韵》),后来的诗韵(平水韵)则是 106 韵。前者侧重归部,不区别声调(《诗经》的用韵是四声通押的);后两者为了审音辨韵的需要,区别声调(近体诗的用韵是四声分押的)。
韵目是指在每一个韵部里选用一个字作代表,这个代表韵部部类的字就叫做“韵目”。如《广韵》把韵归并为 206 个部类(区分声调的不同),“东、红、公、弓……”等同韵的字用“东”作代表,“东”韵是 206 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字是韵目。
韵摄是指宋元等韵学家在编制等韵图时,把《广韵》 206 韵又分为 16 个大组,称为“韵摄”。只要韵尾相同,韵腹相近,就为一摄。
韵类是指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既区别韵头、韵腹、韵尾,也区别声调。
( 2 )等呼和洪细
现代语音学从韵头的有无与类别来分析汉语的音韵结构,把韵母分为开口呼(无韵头或单元音韵母不是 i 、 u 、 ü的 )、齐齿呼(韵头是 i 或单元音韵母是 i 的)、合口呼(韵头是 u 或单元音韵母是 u 的)、撮口呼(韵头是 ü 或单元音韵母是 ü的 )。这就是所谓的“四呼”。
在传统汉语音韵学上,只有二呼,即开口呼(包括现代的“开口”和“齐齿”),合口呼(包括现代的“合口”和“撮口”)。
隋唐音的开口、合口两呼又分成一、二、三、四等。江永在《音学辨微》一书中说:“音韵有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用现代音韵学来解释,所谓“洪大”是指元音的舌位比较后比较低(详见下面的舌位图),如 [ ɑ ] 、 [ ] 、 [o] 、 [u] 等音;所谓“细”就是指发音时元音的舌位比较前比较高,如 [i] 、 [e] 、 [ε] 、 [a] 等音。
等的概念主要是分析韵腹的,同时也和介音 [i-] 的有无相关。 没有介音 [ i- ] 的,发音比较“洪”,就是一、二等,叫洪音;有介音 [ i- ] 的,发音比较“细”,就是三、四等,叫细音。
那同是洪音的一、二等和同是细音的三、四等又怎么区分呢?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使古今音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很难用今天的语感去检验这种差异。但是从理论上,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解释:同是没有介音 [ i- ] 的,而发主要元音时,口的开闭或舌的前后有所不同,即共鸣腔的大小不同,大的是一等,小的是二等。同是有介音 [ i- ] 的,而发主要元音时,口的开闭或舌的前后有所不同,即共鸣腔的大小不同,大的是三等,小的是四等。 如: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开口) 干 [kɑn] 姦 [kan] 犍 [kiεn] 坚 [kien]
(寒韵) (删韵) (仙韵) (先韵)
(合口) 观 [kuɑn] 关 [kuan] 勬 [kiuεn] 涓 [kiuen]
(桓韵) (删韵) (仙韵) (先韵)
发 [ ɑ ] 时,舌向后撤,共鸣腔比发 [a] 时大。发 [ ε ] 时,舌位要比发 [e] 时舌位低,共鸣腔稍大。
等呼洪细与现代汉语四呼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四呼 |
韵头 |
开合 |
洪细 |
等 |
开口呼 |
无 |
开 |
洪 |
一、二 |
齐齿呼 |
i |
开 |
细 |
三、四 |
合口呼 |
u |
合 |
洪 |
一、二 |
撮口呼 |
ü |
合 |
细 |
三、四 |
( 3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与舒声、促声
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一类是以鼻辅音 [-m] 、 [-n] 、 [- ? ] 收尾的,叫“阳声韵”;一类是以清塞音 [-p] 、 [-t] 、 [-k] 收尾的,叫:“入声韵”。
现代普通话中,入声韵已经消失,阳声韵的 [-m] 尾也已经消失,只有少数方言(如粤语)中,还有较完整的保存。
从发音时韵尾声音的长短分析,阴声韵和阳声韵的末尾音素是元音或鼻辅音,其声音可以适当延长,因此这类韵母叫“舒声”;入声韵末尾音素是清塞音,其声音短促,因此叫“促声”。
( 4 )对转与旁转
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常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互相转变的现象,它们互变的前提是彼此的主要元音相同。如 : “礙”、“凝”、“嶷”三字的谐声偏旁都是“疑”字。按理三个字最初的读音应该相同或相近。可以到了《诗经》的时代,它们起了变化,分别属于不同的韵部了。“礙”是阴声韵“之”部,“凝”是阳声韵“蒸”部,“嶷”是入声韵“职”部,“之”、“蒸”、“职”三部的主要元音相同,可以发生阴、阳、入对转的变化。
旁转是指阴、阳、入声韵母内部彼此的变化,就是在韵尾相同的前提下,主要元音相近的变化。如:“考”和“叩”是“幽”、“侯”二部的旁转;“迫”和“逼”是“铎”、“职”二部的旁转;“馨”和“香”、“青”和“苍”是“耕”、“阳”二部的旁转。
( 5 )迭韵与准迭韵
迭韵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是音韵学中很重要的概念。所谓迭韵,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而不论介音是否相同。
迭韵作为一种语音现象,贯穿汉语的整个历史过程,但古今音差异很大,所以分析古汉语的迭韵不能以现代汉语的语音为依据。古代是迭韵的,现代不一定是。反之,现代是迭韵的,古代不一定是。如:
仓庚 恺悌 思惟 虚无 (古迭韵)
舒服 利益 减免 (今迭韵)
在分析古汉语复音词的迭韵关系时,我们发现有些复音词的韵并不完全相同,而只是相近。如:“觱发”(“觱”在古“质”部,“发”在古“月”部),“翡翠”(“翡”在古“微”部,“翠”在古“物”部),“磅礴”(“磅”在古“阳”部,“礴”在古“铎”部)等。这种宽式的迭韵叫做“准迭韵”。
3 .关于调
( 1 )声调、调类与调值
简单地说,声调就是字音的高低升降,它决定于声带颤动的快慢,也有若干音长的因素。声调是汉语音节构成的重要部分,它和声母、韵母一样,都是区别意义的重要条件。
调类就是声调的类别。又叫“调形(型)”。
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四声,分别是阴平(高平调)、阳平(高升)、上声(降升调)、去声(全降调)。
古代汉语也分为四声,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齐梁时的沈约发现并注意四声的问题,但对四声的认识还很不清楚。直到明代的时候,真空和尚还只是把四声描写成“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而正确认识四声,则是近代的事。实际上,入声和前三声的性质是不同的,它是一种韵尾的形式,而不是一个调类。
调值就是一个音节声调的实际读音,是读音时的高低、升降、长短的形式。现代汉语四声是用五度标调法标记的,分别是 55 、 35 、 214 、 51 。古代汉语的声调,我们只能考求出大致的类别,至于各调类的具体音值,则无从获得。
( 2 )平仄舒促问题
音韵学上把古代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舒声”和“促声”。以“平声”对“上、去、入”三声而言谓之“平”“仄”,着眼于调形的平与不平;以“平、上、去”三声对“入声”而言谓之“舒”“促”,着眼于韵尾是否可延长。
1 .方块汉字的记音特点
总的说来是不精确。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
第一,汉字是表意文字,读音因时因地而异,受方音左右明显,因而用汉字记音,容易受记音者所操的实际语音影响,这给统一准确地记录字音带来困难。
第二,汉字是音节文字,只能记录整个音节,有时想找一个与被记录音节完全相同的字,可能会很难,就常常产生用较难认的字来给简单的字记音,或者用音近的字代替的现象。这也影响了记音的准确性。
2 .古代常见的记音方法
( 1 )譬况
“譬况”法是对汉字用打比方或描写说明的方法注音,常见的有:
①长言 短言
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公羊传 · 庄公二十八年)
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这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同一个“伐”字,有“长言”与“短言”之别,区别出“伐人”与“被伐”两种意思。可这种注音方法,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很难起到准确注音的作用。
②急气 缓气
其地宜黍,多旄( máo 牦牛)犀。(淮南子 · 地形训)
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崔杼之子相与私闀( hòng 斗)。(吕氏春秋 · 慎行)
高诱注:闀读近鸿,缓气言之。
这也很难让人读出正确的音来。
( 2 )直音
直音就是用一个完全与被注字同音的字注音。
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从间道走军。(汉书 · 高帝记)
服虔注:走音奏。
这种方法简捷明了,但若没有同音字或同音字冷僻,就没用了。为了克服这一困难,人们又想出了“声调定音”的方法,是对直音的一个补充。如:
《字汇》:“佒,鸯去声。”
《康熙字典》:“刀,到平声。”
( 3 )读若 读如
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注音的方法。如: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诗经 · 召南)
郑玄笺:纯,读如屯。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楚词 · 九歌 · 国殇)
洪兴祖《补注》:“霾,读若埋。”
( 4 )反切
反切是我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进行分析后创造的一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3 .反切的原则、缺点以及“音和切”、“类隔切”
( 1 )反切的原则
传统反切的拼切原则或方法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如:
替 他计切
补 博古切
( 2 )反切的缺点
反切注音法解决了历史上其他方法不能解决的困难,所以“反切”出现以后,便取代了其他注音方法。但是用汉字注音,总是有它不可克服的缺点。分析如下:
第一,避免不了有时候要用冷僻字给常用字注音,如:
一 衣悉切
木 莫禄切
第二,有时候韵中没有适当的字,要用其他方法补救,如:
拯 《广韵》:“无韵切,音蒸上声。”
麧( hé ) 《广韵》:“下莫切”。是因“麧”字没有适当的字做切语下字,权且借用相邻的“没”韵字充当。
第三,反切的原理很简单,但并不科学,它以汉字记音,很难准确地反映语音的变化。如:
声母:经—古灵切 墙—在良切 幸—胡梗切
代—徒耐切 仆—芳遇切 启—康礼切
韵母:至—脂利切 劣—力辍切 边—布玄切
上—侍漾切 否—方久切 貌—莫教切
声调:下—谐雅切 徒—同都切 古—公户切
亥—胡改切 止—诸市切 苦—康杜切
因此,今天我们要掌握反切就不那么简单了,必须对汉语音韵有所了解,懂得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的音韵地位,以及古今音变化的规律。
( 3 )“音和切”和“类隔切”
语音的变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表现,反映在反切里,就是切语上下字与所切之字不合。但宋元等韵学家只是发现了“不合”这一点,而没有意识到这是古今语音的不同造成的,还以为是古人在造反切的时候形成的纰漏,于是他们在分析反切的时候,就有了“音和切”和“类隔切”的说法。所谓“音和切”是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母的切语;“类隔切”是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不同声母的切语。
等韵图其实就是一种声、韵、调配合表,是等韵学家们按照古音系统制定的。最初,等韵图是用来分析韵书中的反切的。反切上字表示声母,下字表示韵母和声调,等韵图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把每个反切的声、韵、调分析出来,制成音节表,每个反切所表示的字音都反映在图表里。
1 .等韵图的种类
等韵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基本是分析《切韵》、《广韵》的,代表是《韵镜》(南宋作者不详)和《七音略》(南宋郑樵著),它把《广韵》 206 韵绘成 43 个图,叫做 43 转。
第二种是在前一类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语音变化做了一些调整,如《切韵指掌图》(南宋作者不详)、《四声等子》(南宋作者不详)、《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元刘鉴著)等。这些书把韵图由 43 个归并为 20 个(后者为 24 个),后两者又把原来的 206 韵归成 16 摄。
第三种是完全打破了传统《广韵》系统,根据当时口语音,重新编制韵图。如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 · 声音倡和图》(北宋汴梁方音系统),明代徐孝的《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明代北京语音系统)。
2 .等韵图的结构
我们以《韵镜》和《切韵指掌图》为例,分析等韵图的结构。
先看《韵镜》:
??
|
齿 音 舌
清清
浊浊 |
音 喉
清
浊浊清清 |
音 齿
次
浊
清浊清清 |
音 牙
清 次
浊浊 清清 |
音 舌
清次
浊浊 清清 |
音 唇
清次 浊浊 清清
|
内转第一 开 |
东
|
|
|
|
|
|
蒙蓬 ○○
○○ ○○
瞢冯 豊风
○○ ○○ |
董 |
|
|
|
|
|
|
送 |
|
|
|
|
|
|
屋 |
|
|
|
|
|
|
( 1 )左边的竖行是四个韵目表示韵母和声调。东—平声韵,董—上声韵,送—去声韵,屋—入声韵。
( 2 )表上的横行代表声母,它用七音和“清”、“浊”来表示。最后的“舌音齿”就是指半舌音和半齿音。“清”指“全清”,“浊”指“全浊”,“清浊”指“次浊”。
( 3 )以开合、四等来区分韵类。右边竖行写有“内转第一开”中的“开”字就是“开口呼”的意思,开合分置二图;表中每一栏里的汉字和圆圈(表示无字)分为四行排列,就是一、二、三、四等。
( 4 )以 43 转归纳韵系。“转”是音韵学术语,原是指声母和韵母轮流相拼的意思,后来把“转”用作图名的标志,分“内转”和“外转”两种,一般来说,凡有二等韵的摄就叫外转,凡没有二等韵的摄叫内转。
( 5 )图中小格里的汉字就是音节代表字,由它就可以分析出这个音节的声、韵、调来。但唇音、舌音、齿音等又一分为二,怎么区分具体是“重唇”还是“轻唇”,是“舌头”还是“舌上”,是“齿头”还是“正齿”呢?由于这些声母都有各自的由合而分的渊源关系,所以它们在和韵母相拼的时候都是互补的。比如:轻唇音只与合口三等韵相拼,而重唇音则相反;舌头音只与一、四等韵相拼,而舌上音只与二、三等韵相拼;齿头音只与一、四等韵相拼,而正齿音只与二、三等韵相拼。
相比之下,《切韵指掌图》就容易一些了,它把发音部位和清浊换成了三十六字母,而且在每一栏的右边标出了平上去入四声。
我国最早的一部韵书是三国时魏人李登的《声类》,第二部韵书是晋代吕静的《韵集》。
到南北朝时开始“音韵蜂出”(颜之推《颜氏家训 · 音辞篇》),如南朝梁沈约的《四声谱》等。但这些韵书现都已失传。
今天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编撰的《切韵》。
唐朝有孙愐为《切韵》增字加注而作的《唐韵》,已失传。
宋朝有陈彭年等为增广《切韵》,奉诏重修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元朝有周德清著《中原音韵》。
明朝有陈第著《毛诗古音考》、乐韶凤等奉诏著《洪武正韵》等。
清朝有陈澧著《切韵考》、江永《古韵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