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闻言必熟论 [1] ,其於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於孔子曰: “ 乐正夔一足 [2] ,信乎? ” 孔子曰: “ 昔者舜欲以乐传教於天下,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 [3] ,舜以为乐正。夔於是正六律 [4] ,和五声 [5] ,以通八风 [6] ,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 [7] ,舜曰: ‘ 夫乐,天地之精也 [8] ,得失之节也 [9] 。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10]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 [11] ,若夔者一而足矣 [12] 。 ' 故曰 ‘ 夔一足 ' ,非 ‘ 一足 ' 也。 ”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13] ,常一人居外 [14]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 吾穿井得一人。 ” 有闻而传之者曰: “ 丁氏穿井得一人。 ” 国人道之,闻之於 宋 君 [15] 。 宋 君令人问之於丁氏,丁氏对曰: “ 得一人之使 [16] ,非得一人於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 [17] : “ 晋师三豕涉河 [18] 。 ” 子夏曰: “ 非也,是己亥也。夫 ‘ 己 ' 与 ‘ 三 ' 相近, ‘ 豕 ' 与 ‘ 亥 ' 相似 [19] 。 ” 至於晋而问之,则曰 “ 晋师己亥涉河 ” 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