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这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曰”、“谓”、“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论语 · 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尔雅 · 释天》:“谷不熟为饥,蔬熟为馑。”
《尔雅 · 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谓”与“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则都是放在“谓”的前面,是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殊。例如:
《论语 · 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孔安国注:“政谓法教。”
《论语 · 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貌”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例如:
《诗经 · 卫风 · 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论语 · 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笑貌。”
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例如:
《诗经 · 魏风 · 伐檀》:“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厓也。”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关系。如:
《论语 · 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论语 · 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人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诗经 · 魏风 · 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
《礼记 · 曲礼》:“ 国 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郑玄注:“绥读曰妥。”
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说文解字》:“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注音)
《礼记 · 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来读。例如:
《礼记 ·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古书上常常有一字异读的情况,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了词义或词性的不同。例如:
音乐的"乐"和快乐的"乐",解说的"说"、游说的"说"和喜说的"说(悦)"等。